•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老去的是容颜 不变的是初心——访70年党龄老党员杨家训
  • 老去的是容颜 不变的是初心——访70年党龄老党员杨家训

    时间:2019-10-26 19:33:53  来源:  作者:

    原标题:老去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访70年党龄老党员杨家训

    编前语: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州广大党员干部以坚不可摧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为红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他们是引领进步的标杆和明灯。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为主题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即日起,本报对7个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进行报道,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1949年7月1日,那是弥勒市老党员杨家训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17岁的他面向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掀开了生命中鲜红的一页。

    “这辈子跟着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大的光荣”

    谈起自己的经历,今年已87岁高龄的杨家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辈子跟着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大的光荣。”

    2017年2月28日,85岁的杨家训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找到弥勒市委组织部的相关领导,表示要捐出10万元钱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我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人,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党和人民供养了我,现在我离休了,就想为党和人民做一点事情。”当天下午,杨家训就把10万元捐款转到弥勒市扶贫办的账上。

    当得知有人要宣传他捐款的事,杨家训老人再三推辞:“我们没做什么大事,只是做了一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为脱贫攻坚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他深情地说,“我们老两口作为分别有68年党龄和66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家乡做点事更是责无旁贷。”

    “杨家训同志捐款的事并不是偶然,多年来,凡是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只要上级号召捐款,他都会积极响应。虽然离休20多年了,但他坚持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起杨家训,弥勒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苗树琼满怀敬意。

    在家乡弥勒,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享受平静的离休生活,而是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每年春节,杨家训和老伴都要对家乡小河边村的一些老人进行慰问,对学生进行鼓励,多年来送去慰问金8万余元。2016年4月,老伴杨曙去世后,杨家训仍继续坚持这一做法。凡是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杨家训都会主动捐款。2006年,为修建章保村到小河边村道路捐款1000元;2008年,先后两次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200元和400元,并多次捐赠衣物;2009年,为小河边村建盖公房捐款800元;2010年,为弥阳镇大凹革村修建村庄道路捐款600元;2015年,为市委老干部局一名癌症患者职工捐助500元……

    老人的一桩桩善举,似盛夏的一股股清泉,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又似冬日的一缕缕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房。

    杨家训热心公益的义举与他少年时的贫苦经历分不开,更与他早早便与中国共产党结缘分不开,与党的培养教育分不开。

    1932年,杨家训出生在弥勒市弥阳镇章保村委会小河边村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炼出了杨家训与生俱来的坚强意志。在杨家训小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温饱都得不到保障,一时举步维艰,更别提继续学业。

    马士金等革命先辈的出现给杨家训带去了希望的曙光。

    “马士金同志是我最好的老师,是我革命的领路人。”“1944年,因为没有钱,我们小河边村的几个学生无法继续读书,只能回家种田。马士金、平述舜两位老师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亲自跑到我们家里动员我们出来读书,学费、伙食费都是由他们资助,还让我们住到了平述舜老师家中。”杨家训回忆着当年求学的情景。

    1947年,内战的硝烟弥漫至弥勒,15岁的杨家训伴着炮火声完成了学业,他家一度成为地下党活动的联络点,他也积极投身参加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

    “如果没有马士金、姜必德、平述舜等老师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杨家训接着回忆,“姜必德是我的音乐老师,利用上课时间带我们到野外,给我们讲述中国的革命形势,让我们一边读书,一边接受进步思想的洗礼。”

    在血与火的冶炼中,杨家训在马士金等革命先辈的引导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于1949年7月1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浴血奋战铸忠诚,革命路上不停步”

    刚开始参加地下党工作时,杨家训担任通信员,主要负责通信联络等工作。1948年7月上旬,16岁的杨家训跟随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从文山富宁田蓬出发,一路辗转,抵达境外某地。于当年8月5日开始了整训。

    部队在境外会师整训期间,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加之高温、潮湿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很多战士都染上了疟疾。而在当时,部队医疗条件有限,药品又十分稀缺,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几乎每天都在死人。”杨家训面露悲情地说,“战友们经常发高烧不退,别说西药了,连中草药都很难找到,训练只能被迫暂停。我也染上了疟疾,在昏迷的状态下被送进医院,昏睡了一天后才醒过来,战友们见我醒过来都称呼我为‘二世人’。我们自救军到达境外整训地时有1080人,但因为染疟疾而死的达几百人。”杨家训缓缓道出,“至今,他们还长眠在异国他乡……”

    1948年10月上旬,杨家训所在部队接到了上级回国作战的命令,从境外撤回中国。在经过今文山州丘北县时遭遇了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包围伏击。他的四伯父杨绍全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当时泪水一直往外流,只能化悲痛为力量,同敌人殊死战斗。”讲起当年的战斗经历,杨家训语调渐高,情绪激动。

    1968年能有幸到北京参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杨家训一生的骄傲。杨家训至今清晰地记得,作为边疆英烈代表,当年5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和5月8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里,他两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来自祖国边疆的他,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使他更加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多为别人想想”,这是杨家训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他经常说:“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离休干部也不能落后,要发挥余热,为国家和社会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名党员”

    杨绍全牺牲后,留下两个儿子——杨家明和杨家才。解放战争胜利后,作为当时参加革命的幸存者,杨家训主动挑起了照顾杨绍全烈属的担子,这一挑就是50多年。时至今日,近90岁高龄的杨家训仍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如果没有我大哥的帮助,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小河边村革命烈士家属杨家明激动地说。50多年来,杨家训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杨家明一家,杨家明多次住院,杨家训都帮他负担部分医药费。杨家明的大孙子杨建勋精神失常,杨家训把他带到个旧、昆明等地医治,最终得以康复。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坚持这么多年,他说:“共产党员就应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辜负他们。”

    “也会有想不通的时候,特别是‘文革’时期,受到了一些委屈,背负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但是想想多少革命先烈们在战斗中牺牲了,我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不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相信党,相信群众,一切困难就都只是暂时的。”杨家训说,一个共产党员最珍贵的是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时刻铭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杨家训扛过枪,打过仗,经历九死一生后回到家乡,继续为地方建设服务40余载。1950年至1993年先后在蒙自地委会、屏边县、弥勒县、州粮食局等地和单位工作。他充分发挥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履责。1978年被评为全省石油系统先进个人;1984年和1985年被云南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评为全省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省粮食厅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离休后,他为人表率,团结邻里,严管子女,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奉献社会的炽热初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从小生在弥勒,长在弥勒,是党培养了我,是弥勒人民供养了我。如今,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义务去尽我所能,回报这个生我养我的家乡。”这位年近九旬的老兵,几十年来从不贪名图利,惟愿给热爱的国家、家乡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他的胸膛里跳动的永远是一颗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记者黄传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