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玉溪市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 玉溪市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时间:2019-11-02 17:47:0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玉溪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自然界中的物种,总在不断迁移扩散,人类活动的频繁,进一步加剧了物种的扩散。对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因为迁移扩散、人为活动等因素而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物种,统称为“外来物种”。在外来物种中,一部分是被人类有意引入的,被称为“引入种”,对环境没有危害;一部分会排挤本土原生物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被称为“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侵入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让我们一次次品尝过苦涩。在生态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敞开门户、不设防地任外来入侵物种侵入了。

    身边的侵入事件

    一种名为“红娘”的外来胡蜂,让峨山县双江街道高平村委会茂作洛村的30来户养蜂人家损失惨重。

    茂作洛是一个彝族山寨,当地人有养蜂的传统,靠着大山里五彩缤纷的野花,当地出产的蜂蜜受到消费者青睐。今年,当地蜂蜜每公斤168元,一箱蜂能为养蜂户带来1200多元收入。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扶持贫困户养蜂成为一项重要举措。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当地十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都繁殖出了三四箱蜂。

    天有不测风云。一种脖子上像套着一个红圈的大黑蜂飞来了,这些凶猛的外来者成群结队钻进蜂箱,用剪刀一般的牙齿,把本地蜂从头剪断,然后把身子叼走作为食物。

    普家兴一家养了40多箱蜂,是多年一点点繁殖起来的。幸亏他发现得早,并及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把蜂箱全部搬进家,让蜜蜂住在家里;二是改小蜂箱入口,让体型硕大的大黑蜂钻不进去,这让他仅损失了6箱蜂。

    清理大黑蜂肆虐过的蜂箱,里面密密麻麻的蜂头让普家兴难以放下心来。夫妻俩干完活回家,总要留一人守在门外,驱赶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大黑蜂。为此,普家兴的妻子还被蜇了一针。

    “幸亏只是蜇了一针,要不然就会出人命。”茂作洛村人、市抚仙湖管理局的普济才忧心忡忡地说。知道这件事后,普济才坐不住了,他连续花了好几个周末,总算探清了大黑蜂的来源。

    原来,距茂作洛村好几公里远的地方,一位张姓老板花了2500元,从新平县扬武镇一位养蜂人那里,弄来了两窝并不酿蜜的大黑蜂,养着采蜂蛹食用。

    知道茂作洛村养蜂人的遭遇后,无意中弄出祸端来的张先生感到十分内疚,当晚便放火把两窝大黑蜂烧了。事后一称重量,两个原来篮球般大小的蜂巢,每个长到了80多公斤。

    普济才告诉记者,目前在新平、元江和峨山,还有一些人在养殖这种原产于老挝、缅甸,学名叫“红娘”的胡蜂。有“红娘”的地方,本土的中华蜂便面临着灭顶之灾。

    外来入侵植物的到来,同样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据市抚仙湖管理局资源管理科的郑忠清介绍,原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本地人称为“水葫芦”,因其对水域生态系统破坏巨大而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1901年,凤眼莲被引入中国,二十世纪曾作为猪饲料被推广,后来在全国各地敞开水域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凤眼莲以每周繁殖一倍的恐怖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疯长,不仅导致水体原有生物系统所需氧被耗尽、光被遮挡,还会让自然水表的气氧交换无法完成。凤眼莲造成的危害,比滇池和太湖发生的蓝藻水华还要严重,以致有专业人士把凤眼莲之害称为“生态癌症”。

    近年来,为清理星云湖和杞麓湖中的凤眼莲,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无法做到根除。

    提到外来入侵生物,就不能不提福寿螺。今年10月9日,澄江县发布《关于抚仙湖径流区清除福寿螺的通告》,一场围剿福寿螺的人民战争在抚仙湖径流区打响。

    “目前福寿螺在我市各县(区)都有发现,尤其在‘三湖’周边,近年来繁衍势头惊人。”市植保站站长王树明告诉记者,福寿螺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有福寿螺的群落。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引入台湾、广东等地养殖,开始颇受欢迎,但其肉质不像本地田螺一样香脆,导致销路大减而被迫弃养,很快成为河道、水沟、池塘的野生生物。福寿螺食性杂、繁殖力强、发育速度快,不仅啃食包括水稻在内的水生植物叶片和茎秆,还是多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可能带来传染性疾病。

    可怕的入侵者

    步行到市林业和草原局采访,途经玉溪师院附中和玉溪二职中一旁的山箐,时近冬日,这方天地依然郁郁葱葱。因为采访主题的原因,记者驻足察看眼前的植物,想弄清里面有哪些外来物种。

    仔细打量这些植物,属于本地的品种寥寥无几,大多数植物记者都不认识,借助手机里的识别小程序,辨识出薰衣草、三眼鬼针草、紫苑、马英丹、野燕麦、银胶菊、五爪金龙等十几种外来植物。一个小山箐里,竟生长着如此多的外来植物。记者不禁感慨,原来不知不觉间,外来物种在我们身边已比比皆是。

    在外来物种中,一部分是人类有意引入的,这些物种被称为“引入种”,比如马铃薯、番茄、玉米、石榴等。这些物种大多在人类照管下才能生存,对环境并没有危害。

    一些外来物种在逸散变为野生状态后,凭借其旺盛的繁殖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就会变成入侵者,排挤本土原生物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甚至对人类造成危害性影响。这些外来物种被称为“外来入侵物种”,如红火蚁、福寿螺、布袋莲、非洲大蜗牛、巴西龟、松材线虫等。

    今年5月21日,在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前夕,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发布了《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收录了云南省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类群外来入侵物种共计441种及4个变种。

    只有那些会造成重大危害的外来物种,才会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玉溪有多少种外来入侵物种?记者虽多方调查,却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

    曾主编《云南玉溪园林绿化植物图鉴》的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吴建勇凭一己之力,对照2003年至2016年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科委连续四年四次联合发布的危害性较高的71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列出了38种玉溪外来入侵物种。

    据吴建勇介绍,外来入侵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市的城市、农村、人居小区、公园绿地、森林,以及农田、湿地及河流、湖泊。一部分外来物种入侵农田、果园、园林、森林,与作物、果树、景观植物争水争肥,危害植物器官,吸取营养,导致农作物、经济作物、牧草产量锐减,产品质量下降,景观树木死亡,增加除治成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部分入侵物种入侵后缺少天敌,肆意生长,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改变水循环,以土著物种为食,肆意扩大种群,破坏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部分外来物种会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达480多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

    看看银鱼的到来和抗浪鱼的现状,也许能让我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

    原产于太湖的新银鱼,并没有出现在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上,但其引入却对玉溪产生了极大影响。太湖新银鱼先从太湖被引入到滇池,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引入到星云湖。那时,没有人能想到,这种小鱼,会对附近的抚仙湖造成巨大影响。当银鱼从星云湖经隔河进入抚仙湖后,短短几年间就悄然成为优势种群,1990年产量达到了1500多吨。

    抗浪鱼一直是抚仙湖的主产鱼类,1983年产量为350吨左右。到1988年,在距离抚仙湖首次发现银鱼5年后,抗浪鱼产量降到了40吨至50吨。到2000年,抚仙湖的抗浪鱼产量已不足1吨。从2004年起,渔政管理部门不再统计抗浪鱼产量。抗浪鱼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红皮书,被划定为稀有、濒危、灭绝三个级别中的濒危级别。

    抗浪鱼式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掠夺性的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鱼类繁衍场所和活动空间被挤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土著的抗浪鱼与外来的银鱼生态位重叠、饵料一致,两者间的生存之争,土著方一败涂地。

    曾参与抗浪鱼人工繁育项目的市农业农村局的张培清回忆说,当年解剖鱼类标本时,抗浪鱼腹内空空,银鱼满肚子是抗浪鱼鱼卵的情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多年攻关,被当地渔民视为“肚皮见天即死”的抗浪鱼人工繁育成功。2007年以来,经过连续12年的增殖放流,抗浪鱼种群在抚仙湖虽然重新开始繁衍,但仍难以恢复元气。

    谁打开了“魔盒”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潘多拉的美女,她有一个魔盒,里面的东西有坏有好。潘多拉在婚礼时打开盒子,结果放出了一众作恶的魔鬼,慌乱中,她合上盒子,但一切都已太迟,盒子里只剩下了“希望”没有被放出来。

    这则意味深长的神话,拿来形容外来入侵物种的到来再恰当不过,许多外来生物正是被我们在不经意间“释放”出来的。

    通过迁飞进入的入侵物种有不少,远的像飞机草、紫茎泽兰之类,近者如今年2月在我市发现的草地贪夜蛾,都是通过迁飞进入后逐渐滋蔓开来。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和银鱼,都是被有意引入的物种;而紫苑、马英丹、银胶菊、五爪金龙、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都是作为园艺观赏植物而侵入,红火蚁是引进园艺植物时无意间被带入;美洲大蠊(蟑螂)随外贸活动进入;抚仙湖中的麦穗鱼、食蚊鱼等也是引进其他鱼类时无意间带来的。

    在澄江县西龙潭,有人曾捞出了一条鳄雀鳝,并将照片传至网络。

    “鳄雀鳝如果进入抚仙湖并形成群落,后果将不堪设想。”郑忠清告诉记者,一个鱼塘里,一旦放入一条这种长着鳄鱼一样牙齿的鱼类,不出3个月,塘内的鱼就会被吞食一空。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生性凶猛,靠猎取其他鱼类为食,体型大,最大可长至3米,在淡水类水生动物中没有天敌。据郑忠清介绍,在玉溪中心城区的3个花鸟市场里,不仅有鳄雀鳝公开售卖,还有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非洲大蜗牛和巴西龟。

    原产于非洲东部的大蜗牛的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巴西龟原产地为北美洲密西西比河及格兰德河流域,常被不少家庭当作观赏宠物养殖。巴西龟繁殖力强,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成为全球“通缉犯”。

    2017年7月,720只巴西龟差点就被外地放生人员放进了抚仙湖。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并没有法律法规限制销售非洲大蜗牛、巴西龟之类的外来入侵物种。

    把好生态门户

    “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确实是时候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建勇告诉记者。

    据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何亚东介绍,根据省生态环境厅要求,2014年,我市编制了《玉溪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5―2020年)》,但因为玉溪没有被列入全省六个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区,没有相应的项目和经费支持,方案的实施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据吴建勇介绍,目前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属我市农业农村、林草、环境生态、卫健等部门管理范围,各部门不仅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管理范围不一致,防控对象也不一样。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防控的是农田、水域,防控重点是经济作物病虫害;林草部门的防控区主要是森林,防控重点是森林病虫害;卫健部门主要管理防控的人居区域,防控重点是引起疫病的动物及疫病。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元清告诉记者,当务之急是建立统一的外来物种入侵监督管理体系,在对我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损失程度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开展综合性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控制措施,逐步降低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的影响。(记者 邢定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