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最美民族村”展播——千年马碧
  • “最美民族村”展播——千年马碧

    时间:2019-11-06 18:03:36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最美民族村”展播——千年马碧

    【开栏语】

    为更好地体验发展,感知进步,彰显文山炫丽的民族文化魅力,聚力民族团结,助推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州委、州政府决定组织开展文山州首届“最美民族村”评选活动。9月27日晚,在“礼赞70年筑梦新文山”文山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上,举行了全州“最美民族村”颁奖仪式,麻栗坡县老寨村、西畴县汤谷村、砚山县黑鱼洞村、广南县马碧村、富宁县坡芽村、文山市塘子寨村、马关县马洒村和丘北县仙人洞村等成为首批命名的“最美民族村”。这8个“最美民族村”,是新时代党的乡村发展方针政策的直接体现,描绘了文山乡村美好灿烂的发展前景,必将引领各族人民向着幸福美好的明天阔步迈进。从本期开始,本报“风情”版开设“最美民族村”专栏,用精彩的文图,为大家展现这些最美民族村的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和人文美。

    千年壮寨马碧村隶属于者兔乡者莫村委会,该村地处清水江河畔既马碧河段,距村委会所在地5公里,距丘广公路7公里,距离广南县城68公里,距离丘北普者黑67公里。马碧村前流经一条河流,宽约50余米,是者兔乡境内最大的河流,村前有跨度近60米的铁索桥一座,是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马碧村共133户683人,其中杆栏式民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118户,是者兔乡乃至广南县壮族杆栏式民居保存最为完好的民族特色村庄之一,村内杆栏式民居修建年限久远,部分民居已越百年历史,村庄民居遍布马碧河两岸,形成极具特色的峡谷风光。

    2018年,马碧、革里、板江获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者兔乡积极依托广南县“一城两园三镇百景”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结合者兔乡生态资源优势,把普者黑—马碧—上者偏—下者偏—者太米哈米洛—师宗凤凰谷;普者黑—马碧—板江—里夺—者兔集镇—博吉金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重点环线,打造“壮乡十二寨”,真正实现“壮乡变游园、资源变财源、文化变文娱、产品变礼品”。

    “马碧到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车在一个小山坡上停了下来,随行的人指着一条大河对面雨雾中的寨子,说那就是广南者兔马碧。那是一片依山而建、面河而居的瓦房,呈现出一种神秘的青黛色的美丽。据说这个停车的位置是拍摄马碧全景最好的角度,我身后顿时响起一片快门声,仿佛这些躲在大山皱纹里的山寨就是专为镜头而生的,每一次随意的拍摄都可以到城市的摄影大赛上获个什么奖,因为像马碧这样的寨子,看平面的图片就能嗅到空气的喷香和生态的清新。

    拍照仍在继续,我却突然发现马碧高高低低的瓦房顶上居然夹杂着些土红色的瓦片,在一片青黛色中点缀着似有似无的红,恍若印象派的油画,色块的变化颠覆了山水写意的马碧风光。想着走着就到了寨子门口,要过一座吊桥才能进入马碧,桥的门楣上写有“千年壮寨”四个大字,同伴们一步就上桥过去了,我抬起的脚却一阵犹豫,这一跨,或许就跨越了马碧的千年历史……

    相传侬智高起义年代,北宋朝廷派狄青率杨文广等将领到南方镇压,一直打到今天的广南县,马碧村的先人为躲避战乱,用马匹驮着家当沿清水江逃难,那匹马走到这里时突然不走了,只是打着响鼻喷气,却不迈动蹄子,先人无奈,见这里山清水秀,便服从了那匹马的决定,就此安家,繁衍下来成为一寨。寨名就叫马逼——被马逼停而形成的寨子,后来演变为马碧。侬智高被奉为壮族英雄,他起义到现在将近千年,至今,广南县境的宝月关上,西洋江畔,阿科山峰,还留有当年广南土司侬夏卿支持侬智高起义军与宋军作战时“三打宝月”、“久困西洋”、“科岩马迹”等遗址。杨柳井乡有个叫“六郎城”的村子,马碧所在的者兔乡也有一个叫六郎的地方,可见“千年壮寨”还是有依据的。当然我还发现了“董卓上寨”和“董卓下寨”,呵呵,这个更厉害。

    跨过那座吊桥,马碧突然近了,一座座壮族特有的吊脚楼建筑迎面袭来,我们像走进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壮族民俗建筑博物馆,村子沿山坡而建,全木结构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原木色的建筑带有几分斑驳。干栏式建筑是广南壮族传统建筑形式,一般为三层,进深8米,高约6米,由青瓦或茅草覆盖。底层堆放柴草或喂养畜禽,中层住人,铺设了木板,客厅、厨房、寝室均设于中层,顶层由于通风好,用来存放粮食。小门小窗吊脚楼?防风防盗防野兽,吊脚楼是壮族人民千百年建筑智慧的结晶,但今天来看全木结构防火是一大难题,或许这就是壮族喜欢伴水而居的一个原因。当我们问起全寨最老的吊脚楼,村长将我们领到了一户人家,说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可我却发现楼板和柱子缺了起居生活烟熏火燎的痕迹,明显是后期更换过的。但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可能只有马碧还拥有这样多的古朴壮族吊脚楼建筑,没有之一。

    进村没多久就下起了雨,我们找到一家开农家乐的人家躲雨,正好面对汹涌奔流的清水江。主人家告诉我马碧村有133户、683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饲养猪禽,外面来的人都爱吃马碧特有的生态腊肉、灰粽粑。这里水好,家家户户都酿稻谷酒,每家的味道不同,据说后坐力不小,喝到一定的量就会很好在。山里的雨来得快也去得急,半小时后就雨过天晴,我突然发现河对面翠色的山上云雾缭绕煞是好看,最后有两团云雾集聚不散,十分壮观。主人家告诉我那两团云雾集聚的地方是两棵千年古树,长年云雾缠绕仿佛仙境。哇,原来千年壮寨的见证不是吊脚楼,而是这些成精的大树,它们比每个人都活得更长,已经自带自己的小气候,看过了马碧的千年变迁、世道无常、悲欢离合、儿女情长……

    最后,我还是很好奇吊脚楼房顶的瓦片颜色,村长笑了,说当年盖房子的瓦片都是自己烧窑子制的,某一窑火力不够瓦片就烧不透,就成了夹生的土红色,舍不得丢弃就都盖到房顶上去了。我顿悟,这一定是许多年前的某个夜晚,负责凑柴加火的壮族小伙被壮家阿妹的山歌逗得心痒痒,悄悄跑出去“哦尼囔哦尼比”地对了一晚上山歌,天亮时回来,呕嗬,窑子火熄了,瓦片没烧透。这是一次爱情的山歌行动,唱出了壮族青年的浪漫和热情,却暗淡了瓦窑的炉火,造就了今天马碧吊脚楼房顶乌黑青黛中的点点红色,也是一种千古绝唱。

    马碧村不大,一会儿就转完了,时间仓促,我们未能看到壮族特有的手巾舞和壮锦刺绣,但马碧村很悠远,或许终其一生也读不懂这里先人的智慧和气度,我们只能草草的走马观花,零距离感受马碧千年蓬勃生命的体温。大山里的每个寨子,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就有继续美丽下去的理由。就像今天的马碧,这样静静的美丽、生态、安详,一晃千年。不管你来不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马碧还要继续这样静静地美丽生态安详下去,直到永远。(廖民子 韦海涛 熊平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