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说着方言等待戈多 看着历史讲昆明情怀云南本土创作热力不输外来剧 
  • 说着方言等待戈多 看着历史讲昆明情怀云南本土创作热力不输外来剧 

    时间:2018-04-16 15:32:50  来源:  作者:

     

    《等待戈多》剧照

    《昆明老宅》剧照

    “你还记得吗,当时我们手牵着手上了西山?”“西山区?我从来没有去过,我一直在官渡区。”“老司机带带我,我要上昆明……”在演出近两个小时的话剧《等待戈多》里,演员们用荒诞和充满着隐喻的无关联对话,用耳熟能详的云南元素,带着观众们的大笑和若有所思扎进昆明舞台剧的浪潮。

    理解话剧从本土文化开始

    “这部剧我从去年年初开始排,每一次上演,我和演员都能获得新的体会。”从2017年初第一版本到现在第四版本,《等待戈多》拉开了剧变昆明2018年的演出季。然而在剧变昆明创始人陈斯琦眼中,最好的演出永远是下一场,“戏剧就是要不断地打磨,因为戏本身具有生命力,在不断的演出中,我也在不断地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表达。”亲自动手改编剧本,陈斯琦选戏的第一标准就是“生命的真谛”,他感受到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已经高速到略显浮躁,“无论经历何种繁华,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真的生活。”显然,《等待戈多》这样一部透过荒诞的情节和对话透出深刻哲理的剧,正好与他所想契合。

    从首演到现在第四版,陈斯琦通过不断完善剧本让表演注入新的活力,也在语言上体现着自己立足云南的坚持。“在昆明本土做艺术,一定要有特色,它首先就从语言上体现。”于是他将云南方言加入表演中,让这出来自爱尔兰的戏剧更加贴近云南人,让观众带着本地文化理解戏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戏剧的味道。“语言是在文化中生长起来的,文化是语言的根基。云南方言表达着我们云南独特的文化,观众听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于是,西山、官渡等地名出现了,“老司机带带我”唱起来了,场下的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何为“荒诞”,感受到了“无尽的等待”与“什么也没有变化”的无望。

    年轻的创业团队全速成长

    在昆明话剧演出行业中,90后陈斯琦是先锋人物之一。凭着对戏剧的热爱和探索云南戏剧市场的劲头,陈斯琦在云南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就开始创业,他的小剧场“启动资金”是从办培训学校挣来的,这段经历让他感受到做真正的戏剧不容易:“艺术类的培训学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刚需,所以那段时间做得很被动,为了拉生源甚至要做很多不相关的事。”

    陈斯琦决定回归戏剧本行,2013年剧变昆明诞生了,“那时候观察到昆明没有完整意义上通过创业做起来的演艺公司,我就决定自己办一个。”从引进优质剧目开始,一年期间剧变昆明逐渐摸清了演出市场,也有了稳定的资金,“我逐渐在剧本的创作和表达上有了把握,开始用自己改编的剧本,带着团队排演。”

    剧变昆明10余人的团队,承担了舞美灯光、剧本选编、服装表演整套工作,团队平均年龄24岁,多为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也有不少在校生慕名前来实习,“我特别希望剧团人员能够稳定下来。”陈斯琦带学生总是倾囊相授,同时他也积极探索市场,争取更好的资源,“资源够好,人才一定会来。”

    进入剧变昆明实验剧场,这个由厂房改成的黑匣子表演场地与豪华并不沾边——几层木质观众席后是控制台,大幕一围,前方的空地就是整个舞台,然而在这个小而紧凑的空间,已产出了多部大受欢迎的舞台剧。“戏剧并非必须在剧场内才能上演,一个空间也可以是舞台,真正喜欢话剧的人不会要求场地很高端。”陈斯琦表示,这个标准的小剧场,逐渐成为昆明话剧的主力场地。

    昆明观众正在养成主动看剧

    让人感到乐观的是,昆明观众正形成主动看剧的习惯,比如《等待戈多》并没有做任何宣传,仅仅在票务网线上售卖,却取得了满座的成绩。演出当天,陈斯琦亲自跑到场外给观众换票,他想知道都是谁通过什么渠道买了票,结果发现“有好多熟面孔,都是从我们开始演出就来看的人。”虽然观众总体数量并不多,但他很开心:“说明戏剧对于这个人群来说是有价值的。”

    此外,云南本土剧目创作热力不输进口剧,剧变昆明创作改编的经典剧目《等待戈多》《阮玲玉》《楢山节考》等日趋成熟;马家大院集结本土优秀团队的实景话剧《雷雨》及《昆明老宅》取得多场表演爆满的效果;修缮后的南强街巷老宅中,演出的话剧《问心》成为一道昆明历史文化大餐;莲花池庭院剧场上演过的多部庭院剧,也成为昆明人的文化休闲必去之地。

    作为一次性的表演形式,舞台剧是演员实际到场、投入演出的成果,不同于电影的一次制作多次播放,每一场表演中,演员所呈现的舞台具有独一性。观看一场舞台剧,平均价格集中于200~300元区间,最低价格仅80元,与一场巨幕3D影片价格接近,然而舞台剧进入昆明人休闲项目的前几名选择,仍然需要时间。陈斯琦表示:“对昆明市民来说,话剧还是小众文化产品,每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不一样,这就是话剧的独特之处。”《等待戈多》的满座,让这个小剧场创业弄潮儿看到云南话剧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观众需要培养,虽然道路会很漫长,但是一步步努力,会有好的结果。”

    记者 杨兮 摄影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