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为高尚灵魂留下永恒记忆
  •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为高尚灵魂留下永恒记忆

    时间:2017-04-12 23:51:50  来源:  作者:

    纪念园落成仪式现场 记者 陈云芬 摄影

    云南网讯(记者 秦黛玥)“你们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光辉,在这片草木长青,清新幽静之地,为你们高尚的灵魂留下了永恒的尊敬。”4月7日下午,由云南省红十字会发起筹建的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典礼暨纪念缅怀活动在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内举行。云南网记者见证了整个震撼的缅怀过程。云南省第120列器官捐献者孙新的亲人孙鸥、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代表柏凌、器官移植受者代表等分别发表了感言。

    纪念园落成仪式现场 记者 陈云芬 摄影

    省红会党组书记董和春:云南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长

    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董和春在活动上致辞,高度赞扬了器官捐献者及其亲属、协调员平凡而又伟大的善举和无私大爱的奉献精神。

    据介绍,我省自2013年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至今,人体器官捐献的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累计有900余人报名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全省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87例,其中,捐献器官574个,眼角膜308枚,为挽救重症垂危患者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权威组织已把我省开展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方式称为“云南模式”,在国际领域内广为宣传。

    今年1月20日,我省首次直升机转运器官的工作成功展开,通畅、高效、低风险的航空运输,让所有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看到更多希望。

    董和春指出,我省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的捐献数与全省4700多万人口总数和众多的器官衰竭患者移植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器官短缺的社会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各级红十字会要携手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紧密配合,打好组合拳,努力营造人体器官捐献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推动我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取得新发展。

    协调员代表柏凌:公众对器官捐献认知度还不够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柏凌表示,目前器官捐献率依然不高,一般情况下,他们团队只有1/3至1/5的成功概率。工作的难度除了受制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外,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程度不够也是造成器官捐献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据了解,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迄今为止已经协调了154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作为协调员的柏凌更是在其中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工作。她表示,《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颁布后对他们的协调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向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献花 记者 陈云芬 摄影

    爱心大使耿嘉:朗颂《捐献者赞》

    缅怀仪式上,怀揣对逝者的敬意,红十字爱心大使、云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耿嘉朗颂了《捐献者赞》—— “你们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生命最后的温暖与光辉,在这片草木长青,清新幽静之地,为你们高尚的灵魂留下了永恒的尊敬。”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于2016年底竣工。园区占地450平方米,由小广场、纪念碑、附碑等组成。纪念碑主体雕塑名为《生命交响》,雕塑以浪花卷起绿叶的造型表达了人类生命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和对器官捐献者无私大爱的敬意。

    187位捐献者的名字被镌刻在纪念碑两侧的附碑上,他们中有军人、公务员、教师、农民、医生和护士,每一例捐献背后都有着一个温暖心灵的生命故事。未来,《捐献者赞》将以中英文双语刻碑矗立于纪念园,以此赞扬捐献者的大爱之举。

    捐献者家属代表:让残酷的死亡变得温暖和有意义

    每一个捐献者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作为捐献者家属代表的孙鸥女士上台发言。孙鸥的哥哥孙新在2016年离世,母亲在默默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后,毅然决然主动提出器官捐献,“我的母亲已年愈古稀,本以为儿子的离去对她来说是灭顶之灾,如何在失去心爱的儿子的生死攸关之际,在悲痛欲绝中作出捐献自己儿子器官这样一个理智与清醒的选择,我们无法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母亲值得我们崇敬与爱戴。”孙鸥说:“我们无法选择生死、但我们可以选择让冰冷、残酷的死亡变得温暖、变得有意义。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更加坚定了我们全家参与器官捐献这项活动的信心和勇气。”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 记者 陈云芬 摄影

    捐献者母亲来信:你们的眼里有我孩子的影子

    “你们好吗?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在我心里你们就像我的亲人,因为你们的眼里有我孩子的影子,你们的心跳跟我的孩子的心跳是同一节拍。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的,快乐的活着。——一个人体器官捐献者母亲通过一封信转达了对器官受者的问候。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以下简称协调员)柏凌上台读了这封信,感动了全场来宾,现场很多人湿润了双眼。

    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赵女士,是一个13岁先天性脑部疾病患儿的妈妈,在2015年孩子的生命终结之时,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捐赠了自己孩子的一对眼角膜和其他完好的身体器官。这个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口中朴实寡言的母亲,写下了很多类似优美如诗的“信”,通过手机微信传递给自己孩子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柏凌。在信的结尾,她祝愿受捐赠者健康、平安和幸福,她说:“珍惜你们所有的一切。为你和你的家人,也为我。好吗?而我,会在每一个月白如水的夜晚和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为你们祈祷和祝福。”

    协调员柏凌称呼这位不愿意透露全名的母亲为赵姐,她说赵姐不善表达,所以经常用文字来寄托、转述她的哀思。柏凌表示,很多协调员都与捐献者家属保持长期的联系,他们之间更像是朋友,而这样的家属还很多。柏凌向记者透露:“赵姐曾对我说过:‘在昆明我举目无亲,在这世上,只有你离我儿子最近’。就在几天前有家属知道纪念碑落成,对我说:‘有机会我一定去看看,用手去触摸我老公的名字’。”

    器官移植受者代表:自愿申请成为捐献志愿者

    接受肾脏捐赠并移植成功的大学老师赵女士(根据受访人意愿,隐去其全名)代表器官受者走上台缅怀捐献者,一开口却已泣不成声。曾患肾衰竭的赵女士于2016年4月21日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成功移植肾脏,“那一天,我和我的家庭告别黑暗、迎来希望。” ——赵女士这样描述。

    在恢复治疗了三个月后,她通过医院向云南省红十字会提交了自愿捐献器官的申请,成为了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发言中,赵女士表达了自己作为器官受者的自觉:“每当我们在这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上正常生活,每取得生活或者是工作上的一点点成绩,都能给远在天堂上的捐献者亲人和给捐献者的家庭带去一些安慰。”她称捐献者为亲人,“捐献者亲人并未离开,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好好地活着。当我们到某一个地方旅游,不只是我们在欣赏风景,同时也是捐赠者亲人在欣赏风景;当我的学生们取得优秀成绩顺利毕业,也是我的捐献者亲人获得工作上的奖励;当我努力营造一个完满幸福的家庭,也是捐献者亲人收获家庭的美满和幸福。”

    相关新闻:

    生命永续 大爱无疆 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