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浙大创新班:一个班60人,15人创业互联网
  • 浙大创新班:一个班60人,15人创业互联网

    时间:2014-11-20 07:51:00  来源:  作者:

    浙大创新班:一个班60人,15人创业互联网

    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最高,达到4.16%,共212人,这也是绝对人数最高的。到底是什么吸引这些优秀毕业生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呢?答案之一就是移动互联网这座金矿。

    个推互动的方毅、穿衣助手的顾莹樱、11点11分的杨泱、老师来了的虞益栋……他们都毕业于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刚刚毕业的2010级强化班60个同学中,有15个同学选择了创业,方向基本全部锁定在了移动互联网领域。

    杨泱 2014年毕业

    学光电的浙大毕业生

    把校园缘分做成了APP

    大学校园里最近流行一款名叫11点11分的匿名交友APP,每天晚上11点11分之后才会开启核心功能,允许你以匿名身份随机匹配一个同校、同城或者全国范围内的在校大学生异性。你的每次配对,都有11分11秒的聊天时限,时限终止后你们之间的关系链、聊天记录都将被彻底删除,有点“快速相亲”的感觉。

    做这款11点11分的是浙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毕业生杨泱,还在读大学时,他就跟同两个小伙伴吕鹏和秦旭斌设计了一款“查好友”的APP,可以通过通讯录结识新朋友。这款应用一年的收入突破百万,养活团队的几个人不成问题。

    “我们觉得查好友的市场不大,就调整了方向,主做校园社交这一块。”杨泱说,“11点11分”上线两个月以来,已经拥有了十万多注册用户,日活高达35%到40%,发展形势很不错。这个1988年出生的大男孩,已经吸引了千万元的风投。

    杨泱是2007级浙江大学光电系学生,硕士读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是光学系统设计,创业方向却选择了移动互联网。“浙大带给我的是思考的维度和更高的视野,读强化班后,我就觉得创业是我的使命。”杨泱觉得相比按部就班地上班,他更喜欢与小伙伴一起打拼的奋斗历程。

    跟他同一届的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一共有60个同学,有15人选择了毕业后创业,做穿衣助手的顾莹樱已经融到了千万美元,做云存储的易方云也吸引到了经纬投资的种子基金,还有同学选择了做手游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创业方向基本全部围绕移动互联网。

    虞益栋 2009年休学创业

    把家教搬到网上

    “老师来了”想做教育版淘宝

    从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毕业的虞益栋,没有接受世界500强递来的就业橄榄枝,选择了做家教平台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

    “强化班里有创业实践课程,我发现家教市场信息不对称,里面有不少问题,但市场空间很大,就想做个教育版淘宝解决这一难题。”虞益栋打造的“老师来了”平台今年7月份开始试运营,已经帮1214名家长找到了好老师,有1375名老师注册。

    在做“老师来了”之前,虞益栋曾在2009年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这家课外辅导机构生意不错,营收已达到了千万元级别。不过虞益栋觉得,在线教育的市场更大,更有发展前景。他选择了休学创立了一对一教学的互联网平台,通过资格审核的教师可以自主定价,教学质量好的老师就会获得更多的学生邀约,优胜劣汰,让价格完全市场化。家长与学生可以在课后给任课教师的表现作出评价。此类评价可供其他家长与学生在挑选老师时参考。“老师来了”与大多数互联网平台一样,上线打免费牌。

    “杭州的创业环境很不错,人才都是圈子里的朋友介绍来的,钱都是风投找过来的,政府也给减免房租和税务,给予创业支持。”虞益栋觉得,创业给自己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他很享受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快感。他团队中有技术大牛,有阿里巴巴的员工,也有刚出校园的毕业生,属于混搭模式。他的强化班同学中,有一半选择了自主创业。

    方毅,2006年毕业

    跳过创业三个坑

    个推一天分发消息30亿条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通过个推互动推送的信息达到30多亿条,创下了历史新高。

    个推互动的创始人方毅,也毕业于99级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当时强化班里有60个同学,选择创业的好像只有两三个。”当时创业环境不像现在这么成熟,缺少资金,缺少人才,找个单位上班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2005年,方毅开发出“手机备备”,2007年卖掉,扣除开发成本,几乎没赚钱。2010年,方毅又推出了“个信”,比微信早了一年多。但腾讯携着微信强势来袭,免费短信业务也没法做了。“我们一共烧了3000万,只有150个人,微信投入了500个人,有QQ的巨大流量,还烧了5亿元,这仗真的没法打。”

    从微信崛起之后,方毅选择了转型做移动应用的信息推送,好比是连接开发商和用户的“送水工”。目前合作伙伴包括了新浪微博、PPTV、墨迹天气、唱吧、去哪儿等。截至2014年10月,累计接入个推SDK的总用户数已超过25亿,覆盖独立终端数7亿。

    寿涌毅 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

    一半学生创业,另一半在给他们投资

    强化班培养的是学生,更是创业者

    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自1999年创立以来,已经有600多名浙大学子经历强化班的培训。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寿涌毅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大约有100多个学生选择了创业,其余的出路多数是出国、外企和国内大企业。

    “10年前很少听说有同学毕业后创业了,现在一个班级1/3的学生会选择创业。”对于强化班学生的创业热情,寿涌毅老师感触最明显。

    浙大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给学生从理论和学术上讲解创新创业方向,怎么去规避创业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浙江有众多的民企和大企业,会邀请知名企业家来当学生的创业导师,让他们创业少走弯路。

    方毅从浙大毕业后,会不定期地回浙大担任创业导师,邀请同学到公司来实习。杨泱选择创业时,方毅直接投下了种子基金,还把他们拉到了自己的创业基地,免费提供场地和创业指导。“我们当时上创业创新班,主要还是学到理论知识,所谓的创业大赛也都是个很简单的idea,没有商业计划书,都很初级的。现在的创新创业班,很多同学大学期间就开公司创业,真的不一样了。”他们夫妇已经投了9个项目,多数都是浙大强化班的师弟、师妹的创业公司。

    虞益栋现在的“老师来了”就来自大学期间的模拟创业,调研市场、做商业计划书、找资金、找人才,大学期间就选好了毕业后的创业方向。

    有浙大创新创业强化班的校友调侃:“强化班就是有一半的同学在创业,还有另外一半的同学在给他们投资”。有了扎实的学术知识,加上好的创业导师和资金支持,强化班的创业热潮就跟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