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三大基建助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
  • 三大基建助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

    时间:2017-06-25 21:10:49  来源:中國新聞社  作者:

      中新社香港6月25日電 題:打通海陸空交通運輸網 三大基建助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

      中新社記者 陳逸舟 陳小願

      香港“鐘錶大王”李秀恒自2015年起擔任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一職,無論生意、投資或休閑,都經常要過關“北上”。他認為,目前兩地交通速率仍有提高空間,內地高鐵網絡的“八縱八橫”,讓人才、生產要素和商業機遇流通,這些香港也看在眼裡。

      明年第三季度起,李秀恒加快內地與香港聯通速率的心願將逐步得到滿足。屆時,由香港特區政府出資建設,委託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設計、建設、測試以及試運行的廣深高鐵香港段工程將會完工。

      香港特區政府路政署鐵路拓展處處長陳派明表示,通車後,從西九龍站到廣州南站祗需要48分鐘。

      “高鐵接上以後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面出現”,李秀恒說,“我們內地客商來香港會非常方便,這對我們的生意會很有好處。”

      李秀恒解釋,其公司現在主要業務在東莞和廣州,按現有的常用交通方式,在紅磡火車站乘坐廣九直通車,大概需要2個小時。高鐵接通之後,不僅可以48分鐘到廣州,去湖南、廣西、湖北都更加方便,業務版圖的擴張成為可能。

      西九龍站是高鐵在香港唯一的車站,也是整個廣深高鐵的最後一站。車站佔地11公頃,相當於15個標準足球場。

      港鐵公司項目發展經理林衛華介紹,西九龍站的願景就是成為祖國的南大門,成為西九龍區的交通樞紐,車站建築將來會成為西九龍的地標,提供優質的綠化休憩空間,與西九龍文化區同步發展。

      林衛華介紹,高鐵香港段全長26公里,全程都是地下隧道,隧道走線經過市區、郊區、濕地,穿過各種不同的地質,“可以說,隧道施工能遇上的地質都讓我們遇上了,整個施工的難度非常大”。

      在鐵路建設過程中,香港利用了港鐵公司以往在項目管理上的豐富經驗,同時和內地的鐵路建設方面多有交流。陳派明表示,涉及網絡、硬件和軟件都要與內地聯系,比如信號系統的香港段和內地段對接,將來也會與內地商討列車運行方面的安排。另外,高鐵將使用南車生產的CRH380A型號的列車,目前香港已經採購了9台,停放在石崗列車停放處。

      港鐵與內地進行項目合作早在2002年的深圳地鐵龍華線就已開始,目前已在內地運營220公里鐵路,包括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地鐵線路。一如鐵路能够聯通兩地民眾,鐵路項目溝通與合作促進了內地與香港的融合發展。

      從西九龍站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機場快線的九龍站,前往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單程祗需要大約20分鐘。

      赤鱲角國際機場在香港回歸後第二年啟用。此前香港使用的機場,是位於市區腹地的啟德機場,僅有一條跑道,而且飛機就在鬧市區中起落,給居民造成極大噪音污染和安全隱患。

      赤鱲角國際機場位於大嶼山的一座人工島上,有兩條跑道。由2010年起,該機場的貨運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也是以國際旅客客運量計算世界第二最繁忙的機場。

      雖然曾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隨著香港不斷發展的需要,如今赤鱲角國際機場的運輸量也已飽和。2016年,香港機場管理局正式啟動建造第三條跑道的工程。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表示,建造三跑同時也會建造航運大樓、無人駕駛列車和行李傳送帶,差不多等於新建一個機場。三跑落成後,可以把機場的年度客運量從目前的7000萬人次提昇到1億人次,貨運處理量達900萬噸,有利於把國際方面網絡接到香港,和國家聯系起來。

      在與赤鱲角機場相連的一座人工島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正在建設施工,目標是在本年底具備通車條件。今年5月,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橋體猶如一條盤旋在伶仃洋上的巨龍,連接起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灣區居民可以白天在香港工作,晚上回灣區其他城市生活。

      港珠澳大橋大大縮短了香港到珠江西岸的交通時間,此前從珠海到香港,要繞過虎門,大概要四個小時,而大橋開通後將縮短到45分鐘,減少了運輸成本。

      香港商界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將使香港和澳門及粵西的交通有一個很大的突破,人流和客運都可以開拓一些新領域,令內地一些地區和澳門的旅遊、經商需求更加方便。粵西、廣西的居民想要出行,也可通過大橋直接到達香港機場。

      邱誠武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香港發展的腹地,灣區有6600多萬人口,比整個英國人口都要多,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灣區的產品,需要有港口、機場運送到其他國家,區域越富裕,內需和外需越大。香港作為區內的國際航運中心,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一國兩制”和區域的優勢,視野不僅僅是灣區,還有西南地區,延伸至東盟,以至於“一帶一路”沿線。內地與香港的互聯互通是灣區的重點工作,第一就是基建的互聯互通,包括高速公路、跨海大橋、高鐵等網絡。

      譚志源說:“我們跟灣區一起對外開放,把整個灣區向世界各個地方有興趣投資在這個區域的,去吸引他們過來,並船出海。”(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