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国际要闻 > 选秀类竞争疲软、观察类情感加分,“综艺的夏天”来了?
  • 选秀类竞争疲软、观察类情感加分,“综艺的夏天”来了?

    时间:2019-07-0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赵建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文】从豆瓣7.4分飙升至8.4分,一款聚焦乐队的国内综艺《乐队的夏天》正悄悄“出圈”。当张亚东听完盘尼西林演唱自己多年前为朴树所写的《New Boy》,那段“好吧,就是我们老了”的感言迅速被截屏、传播,在朋友圈刷屏。与之相比,竞技类“老综艺”和偶像选秀“新综艺”都没能延续以往热度——从全民爆款到多元并立,国产综艺似乎正经历着一场进化。

    弱化“竞争”

    “又是抄袭?”当国内综艺《乐队的夏天》与韩国《超级乐队》“撞车”,这种惯性疑问可能还存在于部分观众心中。但其实《乐队的夏天》的比赛模式和节目特色与《超级乐队》截然不同:相比《超级乐队》的传播爆点是专业音乐表现,国产《乐队的夏天》情怀的自然流露带给观众的冲击可能更大,只有中国综艺人,才真正懂得中国观众想要什么。

    韩国《超级乐队》节目模式是将主唱、吉他、贝斯和鼓手等现代流行乐队的各个位置展开选拔,最终胜出者有机会组成一支“超级乐队”出道。而《乐队的夏天》既不是《超级乐队》模式,也不是乐队版《我是歌手》,而是将重点放在国内新旧乐队的魅力展示上。尽管赛制是排位赛——直接淘汰一半乐队,一些乐队甚至不会有二次表演机会,但当痛仰、新裤子、海龟先生、反光镜、旅行团、鹿先森等出名的老牌乐队,以及凭借一曲方言摇滚《莫欺少年穷》惊艳全场的九连真人等新乐队登场,观众很快发现从评委到选手都在有意无意弱化“竞争”元素。节目让“音痴”马东作为乐迷提问,让张亚东和高晓松作为音乐担当为观众答疑解惑,既燃又好玩的综艺气氛,正是节目吸引观众的地方。

    迭代加速

    “观众口味变化太快,过去三年一变,现在可能去年最流行的模式今年已经不灵了。”2012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收视率领跑电视综艺。至今还有许多观众记得,第一季总决赛正值中秋之夜,全国观众几乎是在屏幕和朋友圈中一起见证梁博逆袭夺冠。2014年《奔跑吧兄弟》开播,并在2015年的第二季和第三季达到收视巅峰。如今,经历更名又改回原名的《中国好声音》系列已稍显疲软,豆瓣评分从第一季7.8分滑落至6.2分,围绕总决赛冠军的讨论盛况已是过去式,上季话题大都与四位导师有关。而经历成员大换血的《奔跑吧》第三季今年开局收视不佳,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媒体上口碑下滑,豆瓣评分目前为5.4分。

    如果说老牌综艺遭遇“七年之痒”,新一代综艺或正面临“首季即巅峰”的窘境。例如吴亦凡担任导师的《中国新说唱》第二季,豆瓣评分从《中国有嘻哈》的7.2分跌至5.7分。去年火爆一时的偶像养成选秀也没能继续,《青春有你》《以团之名》《创造营2019》的播放量和社交媒体指数都不如去年。

    观察增多

    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观察类综艺集中爆发。《我家那小子/闺女》《女儿们的男朋友》关注父女、母子亲情、婚恋等话题,《恋梦空间》《遇见你真好》主打恋爱观察,《妻子的浪漫旅行》关注夫妻关系,《我最爱的女人们》关注婆媳关系……这些综艺以实景观察或半纪实式拍摄手法将夫妻情、母子情、婆媳情等天然戏剧冲突摆在观众面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让蔡少芬、钟丽缇等老港片“女神”人气急升,在节目中的热搜制造能力毫不逊色于一线明星。

    另一类不重点借助明星的综艺也开始引发关注。聚焦认知障碍的纪实观察类综艺《忘不了餐厅》,通过关注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经营餐厅的过程,激发大众对于阿尔兹海默症以及老年群体的关注。尽管有黄渤加盟,但他却并非主角,而是5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可爱老人们占绝大部分“戏份”。节目今年4月一上线便引发讨论,豆瓣评分高达9.4,被观众调侃“高得简直不像国产综艺”。

    随着综艺竞争白热化,热门综艺生命期可能进一步缩短,类似《奔跑吧》《中国好声音》那样的全民综艺爆款越来越难打造,未来将是各种垂直领域的综艺比拼——无论是灌篮、街舞类,还是文化、美食类,都将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使同为音乐综艺也将面临“深挖”——从说唱到乐队,不同观众群将被这些细分综艺吸引。

    与《乐队的夏天》主创聊了聊

    周洋

    《乐队的夏天》收获高口碑的同时也引发另一种关心:这类综艺如何“走出圈外”吸引更广泛受众?该节目总制片人牟頔6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并不太认同所谓“圈”的概念,她还就乐队选拔标准、与韩国乐队节目比较等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节目诞生:《奇葩说》之后,我们一直在琢磨做一档新综艺。然后有一名来团队面试的女孩要求一周只工作5天、一年只工作11个月,因为她玩乐队要排练和演出。她让我们开始了解到这群人的有趣。深入后更发现,乐队成员之间的非典型亲密关系特别珍贵,他们的故事丰富、特别,所以就觉得应该做一个乐队节目,让更多人看见他们。其实我们是从“人”出发去构思节目内容,而不是说选定一个题材或某种类型(音乐节目)。

    乐队选拔:从1000多个乐队里筛了200多个,通过听歌、看视频和采访资料,甚至还去看乐队现场演出,然后进行内部打分。31支乐队要尽可能涵盖老中青不同年代,以及各种音乐风格。其他音乐方面的要求,包括有一定数量的原创作品,有舞台表演能力,有鲜明的乐队风格和人物故事、正面形象等。但如果出现像斯斯与帆、九连真人那样一下就能打动我们的,也会争取来。最意想不到的乐队可能是刺猬,在选拔阶段从视频和音频里了解到的刺猬现场演出不太稳定,但来了节目后发现他们每一次演出都很惊艳。

    《超级乐队》:都是关于乐队的节目,大家自然而然会放在一起比较,其实我们自己不会去做这样的对比。韩国《超级乐队》播出时已经是我们筹备后期,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埋头研究怎么把乐队这群人和他们的关系、经历以及特质真实地呈现出来,老实说,并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先例。

    “出圈”:我们其实不太认同“圈”这个概念。多少人算“圈”?每个“圈”的边界在哪?其实都没有准确定义。有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和喜欢节目就好,他们是哪个圈的根本不重要。在如今的分众社会,每一个小众的存在背后都有足够大的群体,不要让“圈”的概念把人性相通的东西禁锢了。

    等待乐队的春天

    罗晓汀

    马东说为了让《乐队的夏天》更好地呈现出中国乐队现状,节目组陪着几支乐队走南闯北跟拍了几个月。结果拍出这些乐队成员的真实一面:穷。国内乐队门类其实挺齐全,从金属核到民谣,方言摇滚到雷鬼,应有尽有,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商业化。

    许多像夏花一样的乐队绚烂过就解散了,也有一些坚持到现在,在音乐浪潮的变换中艰难前行。即使是顶尖乐队生存方式也无外乎:音乐节演出、乐队巡演和拼盘演出,但普通观众的消费通常关注不到乐队群体上。上了《乐队的夏天》,老一辈基本唱的是老歌,新一代九连真人一战成名的《凡人歌》是改编自李宗盛的作品。

    当年唱着《花房姑娘》的崔健、魔岩三杰以及唐朝、黑豹创造的中国摇滚黄金年代,换成现在的眼光看个个是顶级流量。其实乐队在中国依然保持着元气,就像老牌乐队面孔出现在舞台上时,所有乐队歌手都恨不得热泪盈眶。痛仰、新裤子、反光镜们是听着面孔、唐朝、黑豹们长大的,刺猬、旅行团等后起之秀又受到痛仰们影响。当老中青三代乐队站在舞台上时,玩硬核摇滚的不会看不起民谣,年轻人也不会嘲笑“老炮”过时。

    互联网可能让人们对现场需求度变低,但也增加了一夜成名的机会。流行化和商业化是摆在全球音乐行业的难题,不光是乐队。真正的乐队演出是充满生命力的,那是一种极致的正能量生命体验。能指望抖音歌手、偶像练习生创造出这种音乐体验吗?这无关音乐高低,但术业有专攻,这活他们干不了,还得乐队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