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上海大学做大做强“大国方略”系列课
  • 上海大学做大做强“大国方略”系列课

    时间:2017-09-21 16:55:4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德倩

    “西方看我们是个谜。”18时30分,上海大学J教学楼102室,课堂思政品牌“大国方略”近日推出的第五个系列“经国济民”开课,3名授课老师之一顾晓英的第一句话从“谜”开始。

    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为“世界工厂”,并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迈进,中国并未按照西方所谓的标准模型进行转型,西方主流政治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发生的这种增长奇迹,这种现象由此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新学期开出的由社会学专家、思政教育家和经济学专家合作的新课,尝试以世界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何以能够高速发展的“效率之谜”为切入口,开启学生的思考之旅。

    学经济,从如何写“井”说起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经济’一词,不过是满足自我物质需求的定义,但在上课中就逐渐明白那种想法太过狭隘和‘小我’,仿佛推开了新的大门……”这段课程反馈留言,来自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一年级新生陈妍。系列课程策划人、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市思政课名师顾晓英和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联袂,与200多位90后大学生一起,用中国话语破解“中国之谜”,阐明中国效率背后的中国道理。

    聂永有从“经济”词义到经济学理论发展主要脉络,抛出他对“经国济民”的理解。他点开中美日以印巴韩等GDP统计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多个国家、多个时期的数据及其背后机理。看似单调的数据背后有着资源环境、人口红利、产业结构布局、房价等当下热门的经济问题。他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策略作出解读,引导学生积极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顾骏出其不意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写“井”,如何理解古体“井”字中间有一点?他浅入深出从古体“井”字的涵义入手,剖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内在逻辑,中国传统经济思维在调动个人积极性、努力创造财富方面的别具匠心。

    顾晓英讲述何以西方解释不了中国的效率之谜,因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既没有采取“休克疗法”、没有推行全面私有化、没有弱化政府的职能,也没有简单采取西式的选举政治,所以,无法在西方的理论框架内解释中国发展的效率,解释中国还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

    “如同3D电影一般的课”

    “听课,感觉像在看3D电影一样。”坐在教室第一排的西安小伙子高祥说着自己的听课感受。一年级刚进校,对“大国方略”系列课程慕名已久,选课时却因为太火爆没选上,他依然早早来此“抢”第一排旁听。

    “一堂课有两个平行的学科视角,让我看问题更加立体。”他这样解释“3D电影”:“聂教授从各个国家GDP的分析,说到国家经济历史发展的各个节点及当时的政策,我觉得仿佛给了我一只‘经济的眼睛’;顾教授则从社会学及政治大背景来解读,好像一只‘文化的眼睛’……在一堂课上,这样的体验,也让我进一步体会到自己原先思维的不足,怎样让自己看待问题更具思想性、人文性、辩证性,似乎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对此,顾骏表示,因为课程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发掘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内在智慧,因此,他选择“国民关系”作为解读当代中国发展策略的主线,展示历史上中国通过制度安排激发个人活力,实现经济繁荣的思路和做法,希望能扩展学生对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思维的感受和认知,提高文化自信。

    顾晓英说,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试点高校,上大继续做大做强“大国方略”系列课。“经国济民”是团队精心打造的一门新课:它既是“大国方略”系列课之五,同时隶属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模块,实现了“大国方略”系列课“全人”培养的闭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