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上海制造”老嗲额!上海民营院团首次规模化进京展演
  • “上海制造”老嗲额!上海民营院团首次规模化进京展演

    时间:2017-11-14 15:30:1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渊

    原标题:“上海制造”老嗲额!上海民营院团首次规模化进京展演

    汇贤坊.jpg

    图片说明:话剧《汇贤坊》官方供图

    以琐碎小事展现邻里情感、演绎上海石库门居民生活变迁的话剧《汇贤坊》;聚焦崇明生态岛建设中一位“捕鸟人”转变为“护鸟使者”的沪剧《绿岛情歌》;根据白先勇名著改编、具有海派戏剧特色的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以及根据上海美影厂经典动画片改编的儿童剧《新葫芦兄弟》和吹响都市禁毒战号角的原创音乐剧《致命咖啡》。

    今日(11月14日)起,五部题材各异、特色鲜明的“上海制造”戏剧作品将陆续亮相京城舞台,拉开“上海民营院团优秀剧目首次赴京展演活动周”帷幕。虽说此次跻身展演周的剧目只是上海200余家民营院团诸多优秀原创作品中冰山一角,但“接地气、高人气”的它们无疑是上海文化风景线中一道缩影,展现了民营院团这支演艺行业生力军的勃勃英姿。

    绿岛情歌-张峰.jpg

    图片说明:沪剧《绿岛情歌》官方供图

      “二少一小”的壮大

    “很难想象,三年前还普遍陷在剧目少、人才少、实力小这‘两少一小’窘境的上海民营院团,能在短短时间内壮大成这样一直演艺队伍,并以每年超百部剧目、余万场的演出量,成为上海演艺行业能顶半边天的一支队伍。”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感慨:“这离不开上海各级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扶持,也离不开民营院团日以继夜战斗在城市、郊县甚至田间地头演出第一线的不懈努力。”

    2014―2017年是上海民营院团真正走向演出市场和自身良性循环关键的三年,从制度创新、理念突破、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开拓了思路与实践。现如今,上海民营院团注册的有253家,从演出场次、演出剧目、演出样式到演出收入,都有大幅度增长,演出场次年度超过万场,演出剧目超过100部,演出样式话剧、戏曲、音乐剧、交响乐、歌舞、民族音乐、杂技、鼓乐、现代舞等涵盖了各种舞台艺术。

    永远的尹雪艳.jpg

    图片说明:话剧《永远的尹雪艳》网络图

    在演出行业发展迅猛的这几年,上海每年都会组织剧本(文本)评选、举办民营展演,针对基础好的剧目进一步组织孵化提高,助推民营院团的剧本原创能力。定期的“大练兵、大检阅”,推动上海民营演出队伍像是上了发条般不断向前,发展壮大。近三年来,有30余部原创现实题材的舞台剧经过孵化搬上了舞台。通过一年一度的民营剧目展演、演出交易等重大活动,以及每年组织举办提高民营院团长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团长培训班等,加快推进了民营院团发展。

      一团一个活法

    任何一个剧团要在市场激流中迎风破浪,都需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生存方法,好像民营院团这样个体规模有限的“小舢板”,要经得住大风浪,几乎都有各自的生存奥秘,拿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团一个活法”。

    盗墓笔记.png

    图片说明:舞台剧《盗墓笔记》网络图

    以此次赴京展演的五家剧团为例,他们就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创建了24年的老牌民营剧团上海现代人剧社,依托自己打造的剧场――新光悬疑剧场,以及在人民大舞台、兰心大戏院、共舞台等商业剧场的演出季,每年演出400余场,15部左右舞台剧在15个城市滚动巡演。上海锦辉传播有限公司以打造“粉丝话剧”和商业戏剧为特色的,成为上海演艺界率先上市新三板的企业。舞台剧《盗墓笔记》的演出在票房上超过2亿,并在单剧的观众人数上创下了舞台演出的新高。

    依托大型企业创排重量级舞台剧作品的上海恒源祥戏剧文化发展公司,结合企业文化品牌的需要,围绕上海题材打造优秀原创作品,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更将于2019年赴纽约百老汇驻场演出两年。

    此外,由知名企业创始人转行、挑班建剧团的文慧沪剧团,紧抓社会热点,不断推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优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特别是2017年重点创排的沪剧《绿岛情歌》以崇明生态保护为背景,不仅入选文化部优秀戏曲剧本重点扶持,还在上海新剧目展演中获奖。

    犹太人在上海.jpg

    图片说明: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官方供图

    [记者手记]政策护航改善民营生存环境

    首演至今尚不满一年的沪剧《绿岛情歌》,将在北京献上第101场演出,上海文慧沪剧团团长王慧莉笑说:“感谢这样一个时代、感谢上海给予的平台,让我们这样一支民营院团,终于也演上了京城的舞台。”

    在昨日举行的《驱动发展民营院团的创作与演出――京沪民营院团创新论坛》上,京沪两地民营剧团代表们纷纷交流经验。被再三肯定的是,上海民营院团的发展壮大,与上海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近年来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积极出台政策,通过扶持资金、政府采购、文化配送等方式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给予财政支持,同时结合重点文艺项目创作活动,利用上海民营院团展演、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和国际艺术节等交流平台,为民营院团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知名咖啡.jpg

    图片说明:原创音乐剧《致命咖啡》网络图

    上海市文广局设立了800万元的民营院团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估机制,从场租补贴、创作孵化、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服务基层、剧目展演、绩效评估、宣传推广等八个方面对民营院团开展全面扶持。

    此外,市文广局每年还出资举办“上海市民营院团展演”,要求全部参演剧目均为原创新编,展示当年创排演出的新剧目。同时,每届展演都评选出当年的“优秀剧目”并予以嘉奖。政策的扶持、氛围的营造、土壤的夯实,让上海民营剧团的生存空间得到极大改善,也推动他们不断打造“接地气”和“有人气”的高质量新剧目。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感慨道:“民营院团的发展,在原创剧目打造上不能简单追求量的积累,在院团机制探索中要打破思维的壁垒,坚持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