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2017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开幕 互联网、新科技渗透食品业
  • 2017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开幕 互联网、新科技渗透食品业

    时间:2017-11-16 15:18:4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钰芸

    原标题:2017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今天开幕 互联网、新科技渗透食品业

    微信图片_20171116111251.jpg

    图片说明:食博会上邀你品尝牛肉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中钦 摄

    扫一扫草鱼身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其养殖全过程;养一盆猴头菇的菌包在桌上,既能吃又能赏;点一点自动售菜机上的按钮,新鲜蔬菜立马掉落;把一份急冻熟面扔进锅,只要45秒就能煮好。瞄准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在今天上午开幕的2017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光明食品节上,“互联网+”的新模式、方便快捷的新产品成为展会亮点。

    微信图片_20171116112302.jpg

    图片说明:上海水产集团展出生猛海鲜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摄

    微信图片_20171116112542.jpg

    图片说明:师傅现场制作海鲜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摄

    玻璃房里的青菜、生菜长得绿油油,只需“喝饱”有机肥营养液,就能在温控暖房里正常生产,既避免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又可以隔绝害虫。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种苗事业部经理吴中波告诉记者,农场里现有1公顷温室,每天出产的500公斤活体菜大多提供给酒店制作沙拉,而在冬淡夏淡时期,活体菜就能避免季节影响,保证供应。

    上海农场的菌包打着蝴蝶结,不像是餐桌上的蔬菜,更像是一件装饰品。榆黄蘑、红侧耳、猴头菇、姬菇等都能种植,如今在微商城里多是年轻白领买来放在办公桌上,观赏其生长过程。28元一份的价格也大大提升了其附加值。

    微信图片_20171116111624.jpg

    图片说明:崇明老白酒之金桂米酒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摄

    老字号也在展会上有新面貌。崇明老白酒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中华老字号”,但包装简陋、品牌分散让其难登大雅之堂。但记者今天在展会上看到,崇明岛上的大陆酿造有限公司带来了老白酒系列产品,金桂米酒、瀛酒、菜花黄、十月白、公鸡米酒等都是新品,还开发了不太甜的清酒系列,酒精度只有3度的米露等。

    除了新产品,食博会上还涌现出不少新的商业模式。“如此生活”在展会现场搭建了一个线下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在体验店里试吃、试用,然后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下单。“消费者对线下体验的需求始终存在,我们希望通过深度体验来和纯电商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让消费者产生品牌锚定。”而在展会现场,渗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丰自动售菜机、淘菜猫网上平价菜市场等上海“菜篮子”新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目光。

    微信图片_20171116111631.jpg

    图片说明:普习金冰激淋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摄

    今年食博会还新增了“一带一路”展区,来自俄罗斯、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的进口食品正在展销。一家中国公司2、3个月前刚刚从俄罗斯引进名为“普习金”的冰淇淋,希望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网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