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衣服添起来!沪入秋首个寒潮警报触响 明晨申城仅6℃
  • 衣服添起来!沪入秋首个寒潮警报触响 明晨申城仅6℃

    时间:2017-11-18 15:26:5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丹

    原标题:丹丹看天气|衣服添起来!入秋首个寒潮警报触响 明晨申城仅6℃

    昨天最高气温还有17.8℃,今天仿佛步入冷宫,气温一路下滑。昨夜今晨,入秋以来最强冷空气来袭,上海中心气象台昨天17时发布今秋首个寒潮警报:48小时内,平均温度降幅8~10℃,19日早晨最低气温仅有6℃,郊区更低,预计为4~5℃。

      今天气温一路走低

    尽管昨天秋雨淅沥,但本市大部分区域的最高气温仍有17~18℃,秋寒并不十分料峭,但随着冷空气昨夜今晨“潜”入本市,仿若一夜间季节发生了变换。寒潮来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气温大幅跳水,今天上午的气温还有10~12℃,但随着冷空气发威,最后一丝秋的温情也会变冷,气温会一路下滑,下午就会降至10℃以下,体感明显变冷。此次寒潮的极端最低气温会出现在明天早晨,这也是本次冷空气影响下气温最低时段,中心城区最低气温仅6℃左右,郊区在4~5℃。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明天白天多云为主,升温有限,预计最高气温也仅在11℃,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易诱发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大家要注意防范。

    除此之外,风向也由偏东风逐步转为偏北风,风力增大至6~7级,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阵风可达7~9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8~10级,今天夜间风力才会有所减弱。

    秋天仍然是进行时

    寒潮如此生猛,是否能助推申城一举入冬?气象专家说,冬天尚早。“对上海来说,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一般是看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能否小于10℃,常年平均是在12月初入冬。目前来看,下周初,冷空气影响减弱,上海的气温有小幅回升,下周中后期虽有冷空气补充影响,但多属于小打小闹,整体气温降幅不大,因此上海入冬尚待观察。”

    据预报,下周初,本市的气温开始小幅回升,预计周二、周三的最高气温可上升至15℃左右,早晨最低气温也在8℃以上。


    图说:寒潮突降令不少骑车人“全副武装” 来源/东方IC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说,这波寒潮会一举解开多地的“秋裤封印”。中国气象局昨天发布了“秋裤预警”,17日至19日,从西北、华北到江淮、江南一带,“秋裤封印”即将大面积解除。18日12时至19日12时,随着冷空气南下,秋裤分割线会继续推进至江淮、江南一带,大批城市创下半年以来气温新低,省会级城市中,合肥、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均新鲜加入秋裤队伍。华南降温之后的最低气温依然在15℃以上,与秋裤无缘。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穿秋裤标准”,北方降温时常伴随大风、南方降温时常伴随阴雨,而5℃在风寒作用或湿冷条件下,体感温度已经接近0℃,因此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0℃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

    秋冬季警惕团雾“杀手”

    随着季节变化,秋冬出现大雾天气逐渐增多,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常常引发交通事故。15日,一起30多辆车连环相撞事件在安徽颍上服务区G63高速往合肥方向发生,而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秋冬季容易出现的团雾。其实,出现大雾前,气象部门和交通部门都会发布预警,但是团雾预测预报难、区域性强,很难提前预警。

    “团雾”本质上也是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东部地区是我国高速公路密集区,同时团雾也高发,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都更需要警惕团雾发生,每年年均发生10次以上团雾的高速路段中,位于湖南和四川的最多。团雾最易出没在低洼地段、河湖附近和雨后的山区,多发于夜间22时到次日8时间,每年的深秋至冬季,也就是11-12月和1-3月,为高发月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