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童书展|重版少儿图书印数增速是新版图书的一倍
  • 童书展|重版少儿图书印数增速是新版图书的一倍

    时间:2017-11-18 15:27:0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原标题:童书展|重版少儿图书印数增速是新版图书的一倍,童书出版向品质进发


    以“与世界和未来连在一起”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11月17日在世博展览馆拉开帷幕。本届童书展呈现来自360余家国内外童书出版和文化创意机构的6万余种中外童书新品,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国内外童书作家、插画家和出版专业人士将举办100余场阅读推广和专业交流活动。

    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专注于0至16岁少儿群体,展示推介图书和文化创意、教育类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国际性展会平台,童书展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中国童书出版的黄金5年。数据显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去年,全国共出版少儿图书44000种,比上年增加7000种,增长19%;总印数7.8亿册,比上年增加2.2亿册,增长40%。其中,少儿原创图书表现优异,据初步统计,在单品种印数排名前100位的少儿图书中,中国原创作品占78种。值得关注的是,重版少儿图书印数增长53%,远高于新版图书28%的增速。

    “品质,应该是童书出版最关注的部分。”在业内人士看来,重版少儿图书印数的高速增长说明,少儿图书出版结构正在得到优化,高品质童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其跟风高销量选题,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出能够走入孩子们心灵的优质童书。在当当等图书电商发布的畅销榜上,《神奇校车・图画书版》《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等经典童书几乎年年上榜且位居前列,一方面体现了经典读物经久不衰的力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读者对品质阅读的追求。

    “对经典价值的再现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已经成为童书出版的下一个‘风口’。”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打开眼界的中国家庭,不再满足于全盘西化的童书,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吸收全球教育的精华,也更加在于孩子是否可以立足本土,拥有资深文化的自信,这就要求国内童书出版机构打磨出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本土优秀原创作品。本届童书展上,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彭学军分别推出原创绘本《精灵鸟婆婆》和《桃花鱼婆婆》,看似“撞题”的巧合,是作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共同追索。来自甘肃的刘虎、赵剑云、轩辕小胖、曹雪纯、刘梅花、张佳羽、刘海云和杨胡平等8位作家以“甘肃文学八骏”的名义集体亮相童书展,在他们的作品中,传统文化印痕亦十分明显。

    在世纪出版展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首发《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人物谱》,将主要创世英雄人物的形象浓缩于一册,采取折页长卷的形式;上海书画出版社的《新镌全本<山海经>插画》精选80个《山海经》神话形象,木口木刻版画的形式也让很多小读者感到新奇。《诗词日历》、“中华经典诗文之美”丛书、《唐诗三百首新注(典藏版)》、《中华古诗文阅读》、《古韵童声》等一批探索传统精髓现代表达的传统文化读本都颇受读者欢迎。

    “经典阅读的滋养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夏洛的网・绘本版》首发现场,沪上颇有影响力的童书自媒体“魔法童书会”主持者张弘拿出了一本书页泛黄的《夏洛的网》,“很多年前读过的经典读本潜移默化中进入了我的生命。希望绘本版的出版,能让更多孩子从图画进入这些传达着爱与美的经典故事,带领孩子们慢慢走进经典阅读的深邃世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