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96年前的夏夜 这栋建筑见证了一场开天辟地的伟业!
  • 96年前的夏夜 这栋建筑见证了一场开天辟地的伟业!

    时间:2017-12-05 17:45:4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宁

    原标题:揭秘| 96年前的夏夜,这栋建筑见证了一场开天辟地的伟业!

    传承红色基因

    1921年7月23日,一个平常的夏夜,上海法租界“西门区”万籁俱寂。而在望志路106号的一栋石库门房子里闪耀着点点灯光。13名中共代表和2名共产国际代表正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热烈激辩。当时谁也不曾想到,这栋平凡无奇的建筑,见证了一场开天辟地的建党伟业,成为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它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今年11月29日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前依旧排着长队。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来到在这里,寻找各自心中的答案――历史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精神力量在哪里?

    参观者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客流刷新参观纪录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兴业路76号,原为老上海法租界“西门区”望志路106号,后门在贝勒路上的树德里,建于1920年秋,共2排9幢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清水外墙,大门上部均有拱形堆塑花饰,属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

    如今的兴业路地处上海繁华的商业中心――新天地商圈的核心区域。每天从早到晚,旅游大巴穿梭不息,游客摩肩接踵。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以及最原汁原味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中共一大会址历来也是新天地区域最受欢迎的参观场所,日均客流量早已破千。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这一数字上升了3倍。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宋依璇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这里集体瞻仰,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这引发了全国党员群众的热烈反响,此后纪念馆也迎来了史上客流的最高峰,参观人数持续走高。

    参观者中,有90岁的老人,也有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有从全国各地赶来重温入党誓词的党员,也有对中国发展满心钦佩的外国游客。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但目的大多相同,想了解或重温1921年夏天发生的那件大事。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日均客流量上升了3倍。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客厅还原当年模样

    从新馆步入后面的老房子,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共一大的会场――一个仅18平方米的石库门客堂间(客厅)。中央放着一张长桌,围一圈圆凳,室内还有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简单家居物品。屋内家具摆设保留着中共一大时的原貌,这是建馆初期根据房子女主人薛文淑和一大代表董必武等人的回忆恢复的。

    望志路106号是当时出席一大会议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其哥哥李书城的寓所。96年前的望志路还地处城乡结合部,树德里在当时属于新建石库门社区,一街之隔就是农田,属于法租界管辖范围。上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上海仍在军阀政府的控制下,而法租界因为种种原因管控力不足,成为相对的“安全岛”,这也是中共一大在此召开的重要原因。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以及2位共产国际代表赶到这里,就在这个狭小的客厅里举行了6次会议,探讨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会议进行到第八天,一名陌生人突然来访,而此人是法租界的巡捕密探。警觉的代表们立即疏散。最后一天,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和工作任务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引用的《庄子》中的一句话,是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最好的概括。

    站在举行会议的长桌前,记者听到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正向同伴讲述每一位与会代表的故事及命运,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完成了中国革命,有人背叛信仰身败名裂……他说,其中两位代表是他的同乡,所以从小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今天亲自来到这个红色梦想的起源之地,眼前仿佛出现了代表们在那个夏夜为国为民慷慨陈词的画面,心中感慨万千。

    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群雕凝固历史时刻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立于1952年,当时称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布置就绪,实行内部开放。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中共一大会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改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并向社会公开开放。1984年3月,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8年,上海启动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工程,1999年5月完工,扩建的建筑外貌与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相仿,保留20世纪20年代上海典型的石库门民居风格,建筑面积2300余平方米。

    纪念馆的主展区,是名为《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的基本陈列。这一展示在去年7月1日经过全面更新,展陈面积增加至998平方米。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序厅:起点”“第一部分: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第二部分: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第三部分:群英汇聚开天辟地”,以及“尾厅:追梦”。

    展厅内共有展品278件,其中文物117件,图片、图表和文摘146件。此外,还新增了创意展项15件,综合视频、灯光等手段,立体化展示建党过程的历史场景。

    步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青铜浮雕《起点》。带领观众踏入二十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画面中,出席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和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均以半身浮雕形象出现。

    二楼陈设的亮点,当属巨型白铜雕塑《“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它“凝固”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时刻――雕塑右边戴眼镜的李达拿着一张纸,正在一字一句地发言:“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鲁迅艺术学院教授洪涛采取了少见的“围拢式”构图法,不再将早期共产党人以英模群像形式加以雕琢,而是用厚重的材料重建了历史场景,以自然写实的手法描绘这些“引路人”。

    尾厅的创意展项令人心潮澎湃,通过一部名为《追梦》的视频短片讲述中国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旧时代,走进民族独立与富强繁荣的新时代。一位位革命先烈的照片浮现在屏幕上,每一位参观者屏息凝神、神情肃穆。当短片在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的讲话中结束时,参观者自发热烈地鼓起掌来。

    一大会址纪念馆内的缅怀墙。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志愿守护红色圣地

    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几十年来,纪念馆一代代守护者、讲述者为此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也成为纪念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中,有忘我工作的馆内员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纪念性博物馆,除了每周一闭馆外,即便是春节也是天天开放(节日期间周一照常开放)。最近一个月,从11月1号至28号,除去4天闭馆日,24天总参观人数达到13.3万余次,日均5561人次,前一个周六为史上最高,达到了7262人次,远超场馆3500人次的日均饱和接待量。为了保证观展质量,以及游客和场馆的安全,纪念馆发动所有党员干部轮流值班。从馆长到普通员工,人人都加班加点,但他们毫无怨言,微笑着为参观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他们中,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11月30日下午,服役期满的24岁武警战士徐少楠最后一次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参观者作讲解。在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服役五年,他也当了五年讲解服务志愿者。由于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武警一支队是共建单位,1999年纪念馆改建完成后,就选派武警官兵前来担任讲解服务志愿者。从2013年6月“上岗”到昨天,徐少楠大约进行了200多场讲解,听讲参观者超过7万人。昨天下午两点,徐少楠进行了最后一次讲解。他说:“能够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红色记忆,我非常自豪。”参观者得知后,纷纷和戴着大红花的徐少楠合影留念。

    他们中,有普通的参观者们。在展览馆的电子留言板的阅览后台,记者看到,每天都有上百条留言。有的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了不起!”,有的是一首工整的七言诗,更多的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字里行间无不透出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思考。

    不久前,一位年轻孕妇走进展馆,解说员好奇地问她为何要来,她笑着说:“我来给宝宝做胎教。”这句话虽然把大家逗乐了,但所有人都毫不怀疑,96年前的树德里石库门中闪耀的点点红光,正是通过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燃遍华夏山河大地,也照亮所有中国人的心。

    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

    专家点评

    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只有18平方米。房间虽小,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始。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我认为,中共一大会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今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来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房”,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是的,这里是我们8900万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里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寄托。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我们来时的路,不能我们忘记为谁出发,为什么出发。来到兴业路76号,可以探寻初心,更能坚定信仰,激励所有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家园宣传好、保护好、发展好。

    张黎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