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中国学论坛背后尴尬的一幕:当学术遭遇娱乐,专家该为明星让道?
  • 中国学论坛背后尴尬的一幕:当学术遭遇娱乐,专家该为明星让道?

    时间:2017-12-12 17:33:5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晓鹏

    原标题:中国学论坛背后尴尬的一幕:当学术遭遇娱乐,专家该为明星让道?

    近日,来自世界各国近百位的大师级专家和部分政务要员齐聚沪上,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第七届世界中国学”学术盛宴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召开。但恰在同时,《琅琊榜2》开幕式的宣传仪式也在此地展开,各路影视大咖明星悉数登场。但意料之中却仍然发生了令人不快的事,明星大佬们被一路开启了专设通道,其他会议人员则必须作出让步,即使是号称世界级的专家也无可奈何。于是,一场关于明星与专家、学术与娱乐的争论难免产生了。

    可以确信的是,娱乐总是比学术更加受人追捧和喜爱,因为娱乐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的天然“亲民”性质。相对而言,学术则太具有专业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这些东西很难在第一时间给人以不假思索的快乐感,因此,不要说让学术“亲民”了,就算距离老百姓不远就已经是很好结果了。这中间暴露了一个我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即学术是否可以主动拉近与“民”的距离,而不是仅仅用自己的专业话语、自己的宏大逻辑描述和自己似乎有关或无关的问题。当然,学术通俗化绝不是学术庸俗化,严格来说,学术通俗化不是观点上的哗众取宠,不是论证上的偷梁换柱,不是推广上的过度包装,而是让民众知道学术问题和自己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中间,宣传者要配合讲好这个故事,让民众愿意参与到关注学术问题中来。

    可以确信的是,好的影视剧之所有受到民众的喜爱,离不开优秀的剧本创作和演员的高超演技,但其根本在于对人性和生活的共同感受让人们在观赏中得到了身心共鸣。由此来说,即使娱乐和学术具有亲民上的分野,我们也不应该更不可以推论出娱乐明星比学术大家更应受人重视的结论。因为,对娱乐明星的过度拔高或高度重视而让他们获得超乎寻常的特殊待遇,是否还能让他们的心还原到生活中来,是否还能够继续成为民众中的一员,是否还可以积累对人性和生活的那种共同感受,这恐怕很难指望。

    在这个过程中,每当商业团队在积极炒作之时,盲目围观的民众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猎奇之感,影片的宣传也或许可以得到令人振奋的回应,但这个社会却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被分割出了三六九等。此时,演员们说,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公司的安排。经纪人说,我是按照常规做法行事,没有什么出格要求。会务管理者说,我是按照合同要求做的。似乎每一个都恪守自己的惯例和规则理念,但谁又应该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呢?这又是一个重要问题,即明星是人性和生活的诠释者,社会不应鼓励和纵容他们高人一等。殊不知,当有权者行走于秘密通道而有财者穿梭于特殊通道之后,一般民众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

    可以确信的是,在这场娱乐和学术的冲突中,会场的管理和服务的确让人感到不安。在我看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高大上的会议场所,甚至可以看作是上海发布重要思想的主阵地之一,在这里曾经酝酿并发出过很多极具思想性和战略性的声音。但今天看来,她和许多其他的商业酒店没有太大差别。只要出得起钱,婚礼也好生日宴会也罢,都可以在此举办。当然,只要你能出得起高价,服务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哪怕是特殊通道也可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商业经营思维原本没有错,但过度的商业化却无法与思想的高端扯上必然联系。站在会议的走廊之中,放眼四周的奢华会议环境,我隐约地感觉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似乎和这里有着某些惊人的相似――金钱至上的原则被许多人所遵从,娱乐重于学术的规则日益被加重,对明星的趋之若鹜和对专家的冷眼旁观已经客观存在。在今天这个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时代里,如何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专家的社会意识,如何重塑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如何让明星回归到民众中来,或许是一系列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