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中国信登成立一周年:打造信托行业核心服务平台
  • 中国信登成立一周年:打造信托行业核心服务平台

    时间:2017-12-28 15:39:2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作者: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26日电(许兵)中国信登2016年12月26日在2016年中国信托业年会期间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提供信托业核心服务的中国银监会会管金融机构,在诞生之初,中国信登就注定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承担信托产品及其信托受益权登记与信息统计平台、信托产品发行与交易平台及信托业监管信息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功能,以助力信托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后的今天,中国信登信托登记系统已安全平稳运行近四个月,中国银监会、各地银监局都实现在线查阅信托产品信息,线上开展信托产品入市前的报告管理及后续的持续监管,全国各家信托公司报送各类信托登记申请和通过系统生成的有效产品编码已双破万,集合信托产品的基本信息也自9月18日在中国信登官方网站对外公示。

      时间回到一个星期前,即便在周末的夜晚,浦明路保利国际广场中国信登办公区域依旧是灯火通明,这并不是黄浦江畔夜景装饰,更不是中国信登在筹备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晚会,而是信托登记系统系统优化项目组正在加班加点测试优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完成两周前对系统用户的一项庄重承诺。

      两周前,中国信登通过信托登记系统向所有用户发出了信托登记系统功能优化公告,结合系统使用期间用户提出的新的查阅需求等情况,将在中国信登成立一周年之际完成系统功能的第四次优化升级,经过这轮优化后,信托公司可以对已报送但未进入形式审查环节的产品进行主动修改与撤回,属地银监局与辖内信托公司在材料补充完善方面可以更加便捷,实现双向反馈,产品推介地银监局可以直接把对异地推介信托产品的监管意见发送给属地银监局……

      迈入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登记新时代

      今年9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的《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开始生效,该《办法》按照“集中登记、依法操作、规范管理、有效监督”的总体原则,对信托登记的定义及流程、信托受益权账户管理及信托登记信息管理、监管要求等进行了规定。信托登记系统于该《办法》生效当日即开始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托产品登记服务,实现了办法规定的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信息的预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终止登记及更正登记功能。

      截至12月25日,全国各信托公司和各地银监局分别通过信托登记系统上报、查阅信托产品登记信息。全国各信托公司报送各类信托登记已累计超过20000多笔,其中,预登记申请16000多笔,获取有效产品编码的信托产品达到14000余个。根据《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信托机构应当在信托成立或者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初始登记,并由中国信登进行形式审查,已完成初始登记3500多笔,变更登记和更正登记也在相继产生。

      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一个月后,很快被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和上海市金融办共同评选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市场创新案例。上海市自贸区管委会、市金融办一致认为,建立全国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登记平台,填补了我国信托业统一登记空白,有利于推进完善信托登记制度,提高信托业市场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迈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登记后,有助于充分挖掘利用信托登记系统相关数据,逐步打造信托行业数据中心;同时,也为在适当时机推出信托产品的发行交易创造条件,更为标准化、长期化的信托产品的研发与发行奠定基础。

      夯实系统内涵 科学助力行业风险防范

      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国全部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24.41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今年以来,在先后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为全国统一的登记平台,中国信登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对于科学助力监管监测,强化市场约束,进一步加强信托行业风险防控,推进信托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上线后,中国信登开通了系统与中国银监会、各地银监局专线访问端口,原来信托监管的部分职责已通过系统来履行,实现由原来的“线下”搬到了“线上”,实时掌握行业运行情况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此举有效提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截至12月25日,监管部门累计通过信托登记系统采取监管措施共计2900余笔,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的产品已查阅2400多笔,叫停160多笔。

      通过信托登记系统进行信托产品统一登记,意味着信托产品从发行或成立前报告、设立生效、重要信息变更到产品终止全流程都可以被监管监测,对于信托机构而言,强化了市场约束,夯实了自律基础,有助于提升信托产品的公信力与信托行业整体声誉。

      在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中国信登根据中国银监会监管要求,开发建设了含预登记、初始登记及终止登记等200多个要素在内的数据库,增加对信托产品运用信息、风险信息登记等情况考量,完善了信托产品基本信息及信托受益权信息,以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产品信息报送行为。

      在信托产品报送过程中,信托公司通过信托登记系统获取唯一有效的产品编码,初始登记完成后也须在中国信登官网公示存续的集合信托产品信息,截至目前获取有效产品编码的信托产品达到14000余个,已有1300多笔存续的集合信托产品基本信息在中国信登官网进行公示。这种权威便捷的查询渠道和唯一有效“ID”,不仅可以有效防范山寨信托公司与信托产品,也能极大方便各类机构的评估与评价,对信托产品之间的比较以及投资者的选择,强化了市场对信托业务的约束。

      此外,中国信登设置独立的形式审查室,配备初审、复审团队以及线上线下咨询热线,始终坚持严格的形式审查标准,强化内部控制与信息安全,以督促信托公司不断提升登记报送质量。自系统上线以来,信托登记数质量逐步提高,信托报送行为更为规范,对防范行业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主动跨前一步 持续回应行业关切

      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中国信登充分利用好深入信托公司调研、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以及书面征求意见等渠道,听取各方对信托登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信登公司领导多次带队赴京参与中国信托业协会等行业机构组织沙龙活动,专题听取行业所需所想。

      11月底,中国信登于在上海召开信托登记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银监局信托监管部门及信托公司信托登记部门近30位相关负责人现场座谈,这是继《信托登记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座谈会后,在中国信登召开的参与人数规模最大、互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座谈会,专门听取各地银监局和信托公司对信托登记系统及相关工作的真知灼见。

      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沟通交流,在信托登记系统运营管理、受益权账户开发建设及后续信息系统架构方案设计中,都将积极听取各银监局及信托公司的意见建议,努力使监管指导与行业智慧成为中国信登全面履行信托登记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信托登记系统已进行了四轮系统优化,完成涉及系统功能优化、性能优化、流程简化及监控报表等方面需求100多项,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用户体验,持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根据内外部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及改进要求,中国信登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并持续推进系统改造,以进一步优化信托登记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更稳、质效更好。

      同时,为大幅提高信托产品报送安全性及保密性,中国信登正在根据行业需求持续推进系统专项接入工作。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反馈专线接入进展,中国信登也正在逐一与符合专线联调测试条件的信托公司开展专线联调测试及切换演练工作,计划年内将实现专线连接,并逐步建立理顺后续运维联系机制,确保专线建立后的业务高可用度,为下一步支持信托公司开展自动报送功能、减轻报送压力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对于信托登记管理办法施行前已成立或生效的存续信托产品,2018年6月30日后仍存续的,应当于2018年7月1日前按照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补办信托登记。为了便利信托公司及时、准确补办信托登记,提高信托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中国信登提出了在不过多增加信托公司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便利的补办信托登记的通道平台,高效有序开展信托登记补办工作。

      积极探索信托登记发展路径

      中国信登的成立,标志着以监管为主体,以市场约束、行业自律、安全保障为支撑的信托业“一体三翼”监管及市场治理框架的全面形成;而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标志中国信登这一信托行业核心服务平台开始发挥实质功能,也翻开了我国信托登记事业的新篇章。

      正如中国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在《信托登记管理办法》颁发实施座谈会上提到的,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的第一步,无论是历史的一步,还是走过的每一步,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托登记之路既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也是一条创新改革之路。中国信登将继续在中国银监会监督指导下,在全行业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按照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投资者、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使命,沿着“以产品登记夯实基础、以交易流转拓展服务”的方向,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尽早实现全面服务能力,积极完善我国信托业的核心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