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揭秘飞机餐:微波震出小飞虫 食物温度速降50℃
  • 揭秘飞机餐:微波震出小飞虫 食物温度速降50℃

    时间:2018-03-14 15:50:5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矣

    原标题:揭开飞机餐的神秘面纱:微波震出小飞虫,食物温度速降50℃

    图说:每盒餐食的温度控制都极为严格新民晚报记者徐程摄(下同)

    飞机上的餐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空中的舌尖安全,又是如何保障的?今天上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带领市民走进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揭开飞机餐的神秘面纱。

    在生产车间,市民一路参观了原料验收区域、冷库、粗加工区、热食加工区、摆餐区、糕点制作区、摆盘操作区和装食平台,所有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全程冷链”。每盒餐食,从原料、加工到装车,温度控制都极为严苛。工作人员表示:“冷藏库必须在0-5摄氏度,冷冻库温度不能高于-18摄氏度。热加工好的餐食会进入速冷设备,4小时内食物必须从60摄氏度以上降到10摄氏度以下,快速度过危险温度带。”

    卫生方面的保障也令市民啧啧赞叹。比如,一台从国外引进的机器通过微波震动,可以将花菜、菠菜中的小飞虫都震出来,确保卫生。又如,在摆盘操作区,操作人员不能戴首饰、留长指甲,每半小时广播会提醒操作工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东航方面表示,飞机餐的原料前一天进货后,第二天就能成为一盒盒香喷喷的美味餐食走上飞机,有些新鲜蔬果甚至当天下午就能上机。食品都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用色标卡来标识日期,并有严格的验收环节。若航班延误的时间过长,餐食就会被废弃。“航空餐食生产的链条长,环节多,而飞机上没有紧急医疗救助资源,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最关注的就是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人员称。

    而在厂区内,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的一辆食品安全快检车,也保障了航食安全。仅用十几分钟,车上的“小型实验室”就能快速检测出食物是否有农残或亚硝酸盐超标,对航食安全进行定性。若有问题,立即封存该批食品并送实验室进一步确认。据介绍,这台快检车在多次重大活动中都实现了食品安全的保障。

    上海国检表示,2017年上海机场口岸进出港旅客达到1.12亿人次,是全球第5大航空客运量过亿的国际机场,日航班起降近800架次,日均配制航空餐食超过10万份。去年底,我国航空食品行业首个国家强制标准《航空食品卫生规范》正式实施,明确了航空公司的职责,也为检验检疫部门加强空中餐桌的监管提供了标准。机场口岸积极采取措施,搭建“航食安全质控平台”,构筑航空食品安全防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