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黄浦区完成首个石库门里弄架空线落地改造项目
  • 黄浦区完成首个石库门里弄架空线落地改造项目

    时间:2018-03-30 15:47:3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马当路上的西成里小区,是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石库门建筑群,最近居民发现小区变样了:狭窄、昏暗的弄堂变得畅亮、整齐,弄堂上空原先横七竖八、千丝万缕“鸡肚肠”似的管线不见了,自家的固定电话不再有杂音,电视画面也没了雪花。原来,这是小区弱电架空线落地改造带来的变化。

      架空线不美观且有安全隐患

      西成里是衡复风貌保护区的二级旧里,始建于1926年,与普庆里、新民村等组成西成居民区,内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旧址、张大千故居等名人故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在黄浦区市政管委会、区房管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对西成里开展以恢复历史风貌为重点的“微更新”工程:维修恢复石库门、青灰色砖墙,铺设青石板路面,修建集成厨房,改建公共卫生设施,新建睦邻服务站、监控系统,增建文化设施及绿化景观等。老式里弄旧貌换新颜,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风貌。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小区上空的架空线凌乱、强弱电线缠绕。由于历史原因,西成里不少电表是居民当年自行安装的,设计与配置不规范,随着家中的电器与网络越来越多,一根根电线就这样拉起来。西成里居民形象地把这些细而黑的电线称作“鸡肚肠”。“鸡肚肠”还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强电与弱电线路缠绕,居民家中电话杂音难除、电视画面雪花常伴。

      今年初,结合大调研工作,街道主要负责人深入西成居民区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居民意见建议,多数居民要求将架空线埋入地下或进行梳理归整。

      制定规则防架空线再出现

      “不过,石库门里弄架空线落地改造,全市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存在一定难度。”街道负责人说,第一,弄堂狭窄、地下管网密布,开挖难度高。西成小区主弄堂最宽不过5米,支弄堂宽度不到1米,地下燃气管、下水道、自来水管密布,开挖路面既缺场地又有安全风险。第二,弱电管线数量众多,下地穿管、室内布线受限。弱电架空线所涉部门各不相同,室内布线涉及千家万户,不仅协调存在困难,且90多年的老房子与商品房不同,公共部位局促,内部布线是一大挑战。第三,弱电管线切割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需无缝衔接。小区1700余户网络用户,运营商各不相同,每家每户的管线切割都不能有差错。

      实施工作千头万绪,街道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协调施工事项,力争做到不扰民。针对弱电架空线落地改造所涉部门多、协调层级多、切割要求高的特点,街道在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下,及时协调区建委、区房管局等部门,对西成小区进行现场勘察,组织实施落地改造。街道、居委会还与施工队一起,根据弄堂宽度、室内布局等实际情况,逐点逐户勘察、规划设计,一点一方案,一户一策略,尽量做到不扰民。为克服弄堂狭小、室内公共部位缺乏、布线困难等问题,坚持先室内后室外、先小区后路面顺序进行管线铺设,确保居民家庭、公共线盒、运营商光纤终端有效对接。

      今年2月上旬,西成里基本具备管线落地条件,但要完成新老线路精准切割,实现无缝衔接是架空线落地改造的关键环节,需现场切割、入户调试,在确保居民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才算切割成功。小区大部分居民周一至周五白天上班无人,居委会只能加班加点,利用工作日晚上、双休日,协助施工人员逐户进行切割、调试。通过近1个半月的调试,小区97%以上居民用上新铺设的光纤,网速、高清电视信号等较以前有了较大提升,没有发生一起错接漏接。

      为确保“鸡肚肠”现象不返潮,西成居委引入法律顾问,发动居民商定小区管理规则,并制定面向居民、具有法律效力的“石库门里弄住户守则”,对小区住户今后安装宽带网络、拉接管线及私接乱拉行为进行规范。对运营商加强管理,与已进入小区的运营商签订公约,今后居民申请安装的通讯网络等管线必须通过地下管线引接,不得发生架空线行为,同时建立运营商进小区准入机制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