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留住好司机,上海出租才有“第二春”
  • 留住好司机,上海出租才有“第二春”

    时间:2017-05-10 23:05:07  来源:劳动报  作者:

      企业陷入亏损,司机年收入人均仍涨7000元。5月2日,本报头版头条就强生出租在困境下出台系列措施、提高司机待遇做了报道。文章见报后引发广泛共鸣,大家在为强生善待职工的做法叫好的同时,也对系列措施是否可持续有几许担心。此外,关于上海出租车行业如何回归“城市名片”的话题也让人十分关注。

      “留住好司机,上海出租车行业才有‘第二春’。”上海出租车协会会长、强生出租董事长陈放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今年强生提高司机待遇的力度不但不会减弱,还会有所加强。而行业要走出困境,需要沪上所有出租车企业关爱一线驾驶员,心用一处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运价调整、劳动力紧缺等问题也亟待突破。

      两大矛盾日益突出

      “上海出租行业这张名片的丢失,客观上看是受第三方平台冲击,导致近30年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集中爆发,从主观上讲,现行运价机制、驾驶员准入门槛等也是因素。”陈放表示。

      受运价机制的制约,近十年来,上海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了125%,而出租车驾驶员收入仅增长了82%,而且他们的收入都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获得的。法定每月工作时间是174个小时,出租车驾驶员为274小时,足足多出100个小时。如果按照每小时的收入计算,现在社会平均水平是37元/小时,出租驾驶员只有25元/小时。陈放说,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再加上第三方平台冲击,使得驾驶员普遍缺乏获得感。一个缺乏获得感的岗位,驾驶员就不会有职业荣誉感,不会有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

      同样,由于政策原因,外地劳动力无法进入,导致驾驶员严重短缺,优胜劣汰的机制在行业内几乎名存实亡。目前,强生出租公司已有搁单和停运车辆近1500辆,车辆综合搁单率由2015年底的4%上升到今年初的12%。2017至2019年,公司因到龄退休的司机将达到2400余人,届时劳动力缺口更大。“驾驶员短缺,不是强生一家面临的问题,而是行业共同问题。”他表示,一些企业为确保车辆能投入营运,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管理力度,使一些本应净化出队伍的驾驶员仍保留在岗位,而且在行业内自由流动,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关爱举措不会弱化

      重塑行业形象擦亮城市名片,驾驶员是关键。陈放说,只有充分调动积极性,以关爱驾驶员为切入点稳定住队伍,待到外部环境改变时,上海出租车行业才可能迎来“第二春”。  据介绍,今年强生关心职工的举措不会减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继续推出安全服务奖励,拟投入7000万元;拿出400多万元,实行出租汽车驾驶员三年滚动疗休养+培训计划,及看病不出门的“微医”计划,并推出为一线驾驶员子女中、高考提供免费用车服务。

      为切实缓解“叫车难”,今年将再投入近千万元,持续推进高峰时段电调奖励,确保高峰供车率达80%以上。同时,久事集团内的兄弟单位巴士公交向强生出租开放了100个公交休息站点,缓解驾驶员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交投公司开放公交内部加油站,每公升汽油优惠0.5元,如果全部在这些优惠站加油,驾驶员每车每月可减少支出550元燃油费。

      扭转困境需“内外联动”

      “虽然在开源节流方面动足了脑筋,但扭转困局举步维艰。”陈放坦言,近年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人车比已从原来的1比15,提升到了1比23,年节约管理人员成本超过5000万元。久事集团也出台了多项支持举措,如低息贷款、出租营运场地实行房租减半等,依然无法抵消刚性成本上涨和稳定队伍投入的压力,企业出现了经营恶化的局面。

      他认为,针对当前亟待走出困境的上海出租行业,除了相关部门应坚决打击第三方平台违法调放巡游车外,需要解决运价和劳动力两大核心问题。运营秩序正常了,规范经营的企业才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服务和业务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运价调整了,驾驶员收入可以提高,企业才会获得合理的利润,加强管理才有底气;外地劳动力有条件开放了,驾驶员队伍才有望形成良性的淘汰机制,才会珍惜岗位,出租汽车行业的服务质量才会尽快提升。(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