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杨浦滨江岸线将建上海工业博物馆
  • 杨浦滨江岸线将建上海工业博物馆

    时间:2017-05-19 23:01:26  来源:劳动报  作者:

      在上海“百年工业”的土地上,建立一座呈现工业文明的历史博物馆。记者昨日从杨浦区了解到,杨浦滨江段“四带十四景”的空间序列已经确定,正在酝酿中的上海工业博物馆考虑在杨浦滨江的工业建筑群中选址,目前滨江带不少工业厂房保护和挖掘的珍品已经被收藏在复兴岛的仓库内,等待着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而杨浦区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摇篮。在12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里,这里曾经几度辉煌。杨树浦发电厂曾是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杨树浦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杨树浦路沿线因处于黄浦江下游,沿江大量滩地售价低廉,且与租界中心区相通,交通便利,从1902年至1937年,外商相继涌进杨树浦路沿线办厂。这里有日商开办的裕丰、大康、公大等17家纺织厂、4家冶金厂;英商马勒等造船厂3家、怡和等6家纺织厂,中国肥皂公司等14家轻工业厂,上海煤气厂等2家;美德等商人还开办了10家工厂。那时候,这里是整个上海的工业中心。黄浦江沿岸的杨浦老工业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再过一个月,杨浦滨江南段位于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上一个个重要节点将陆续打通。老厂房将会以新面目重新面对世人,其功能和配置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曾经的记忆该如何呈现呢?

      “我们正在筹划建设一座工业博物馆。”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卫东告诉记者,他们希望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博物馆,使得老工业元素能让人感受到近代工业的心跳。  事实上,滨江公司已经在对杨树浦工业带进行调研,走访每一幢厂房,对建筑物的年代、用料、功能、层数等物理质量和风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全方位调查梳理出这一带有价值的建筑、构筑,甚至从原址中进行挖掘,从而在现有文保单位基础上列出一张“附加保护清单”。无论是建于1927年的毛麻仓库、1913年的明华糖厂、1927年的永安机房……就连第一毛条厂和上海船厂周边的几棵古树,其历史价值都被一一挖掘,列入保护清单之中。

      左卫东表示,目前搜集到的大量展品素材都已经纳入到位于复兴岛的仓库之中,未来将会在上海工业博物馆中与市民见面。不仅如此,通过与市经信委的联系,还在征集全国各地的相关工业展品,以丰富未来的展览。(劳动报记者 罗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