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幸福5号”打开青年心扉
  • “幸福5号”打开青年心扉

    时间:2017-05-22 21:37:0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紫竹高新区团委书记刘萍(左三)与青年人交流。 记者 海沙尔 摄

      来到闵行区紫竹高新区,问起“幸福5号”,不管园区的青年白领,还是保安大叔,都能迅速指路。

      园区数码港每幢楼,几乎都长得一样。因为“幸福5号”的存在,5号楼的人气尤其高。在这个400多平方米的一楼空间内,有咖吧、图书角等,格调温馨。

      15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农田。随着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7年前,刘萍被派往这里,担任紫竹高新区团委书记。她从“光杆司令”做起,拓展共青团的领地,在园区这样的新兴领域内,凝聚服务好青年。如今,紫竹高新区约有3万人,大部分人是青年群体,团组织打造的“幸福5号”,成了国内首个服务于国家高新区和周边社区高校的公益空间。

      上海正在推进的群团改革,让群团组织更好地凝聚服务群众。而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80后”团干部,刘萍从无到有,“拓荒”的过程中,体会了苦辣酸甜,摸索了打开青年心扉的正确方式。

      餐厅来了“搭讪者”

      担任团委书记之前,刘萍在行政岗位干了7年,2010年,当刘萍得知赴紫竹时,心里打鼓:“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两眼一抹黑。”在行政岗位呆惯了的她,不需要和众人打交道。而拓展团建,需要和高新区的青年们“打成一片”。经过了解,她发现这里的外资企业比较多,民营企业也占了一部分,国企几乎没有。“两新”组织占了大半边“江山”,对团建自然挑战不小。

      一个人也不认识,她硬着头皮上门了。“建团?建什么团?”果不其然,当她敲开一家家外企的大门时,负责人皱起眉头,甚至质疑:“你要带领我们的员工干什么?”刘萍意识到,没有准备,光有诚意也不行。

      她注意到,中午的园区餐厅是最有人气的地方,别人都来吃饭,她的任务是“搭讪”。“园区绿化越来越好了,总觉得缺点啥”“你们公司开展哪些活动受欢迎”……她和年轻人“侃大山”,调查青年需求。许多人表达了对爱心活动的渴望,刘萍受到启发,这和园区内许多企业的公益文化契合。因为聚焦公益理念,又有了之前感情的联络,她迅速“打”入可口可乐企业,这家外企成了园区内第一家建团的企业。有了第一家,又有了第二、第三……慢慢地,园区内建团的企业越来越多。

      “紫米团”与时俱进

      “刘书记,今天有啥好白相的活动?”中午时分,园区内三三两两的青年不断涌入“幸福5号”,青年人把刘萍说成“幸福5号”的女主人,正是她,让紫竹的青年多了一个“家”。

      “以前莲花路一带都是荒凉的工地,现在园区内都绿树成荫了。”在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任团支部书记的周群,和刘萍相识于餐厅,而植树就是她们一起策划的活动。“她对公益很敏锐。”周群说,刘萍发现园区缺少绿化,就发动青年人一起植树。在紫竹工作和生活久了,年轻人都对这块地方有感情,这样的公益活动可以持续。“我们每年都种,从五年前的30人,到现在一两百人参加。”这几年,滨江公园、S4高速沿线的许多樱花树都是园区青年的“杰作”。

      世博会后,志愿者组织“小白菜”火了。因刘萍的提议,2011年,紫竹多了“紫米团”――青年成立的志愿者联盟。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青年志愿者武志婷说,下地干农活,举行环保趣味运动会,垃圾分类回收,有了志愿者联盟“紫米团”,活动形式更多样了。

      “小伙伴们待在实验室做研发,对活动不感兴趣,可‘紫米团’的活动就是有魔力,让宅男宅女都出动了。”让上海吉尔多肽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紫竹高新区团委委员李凌开心的是,“幸福5号”是今年上海阅读马拉松春季赛12个赛点之一,“很多青年第一次体会集体阅读同一本书的感受。”

      在“紫米团”的日子里,李凌经历了结婚生子,“刘萍的思路一直在更新,对接的是青年需求。”她说,当年来紫竹工作的青年,很多和她一样,组建家庭,有了孩子。刘萍等人又开出“紫梦课堂”,主打的三张牌――工作技能、生活艺能和亲子育儿,正是时下青年最需要的。

      一起做有价值的事

      上海至纯洁净系统公司当年是紫竹高新区第一家租楼企业代表,现在成为高新区的常驻企业。董事长蒋渊和刘萍交往多年,她眼中的刘萍是个执着而踏实的人,“刘萍所做的事就是把青年人凝聚起来,做有价值的事。”

      蒋渊记得,几年前,企业响应号召,12个人报名参加“紫米团”发起的“小橘灯”朗读服务活动,为外来务工者子女点燃阅读热情。“我是公司里第二个报名的,从来没有接触过外来务工者子女。”有一次,大家在讲甲午战争的故事,一个男孩画出甲午战争的连环画,“每一次去,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变化,眼神里充满了对阅读的期待和喜爱,就觉得我们做的一切都值得。”

      这几年,上海推进“两新”组织党建覆盖,楼宇、园区、商圈市场等领域党的建设得到强化。而在党建引领下,紫竹的团建得到扩展。不少新入驻的企业知道“紫米团”的存在,第一时间打听“团委在哪里”,负责人还会邀请刘萍一起商量策划团委和企业的公益活动。“紫米团”和“幸福5号”成为团组织服务的载体,对新兴群体进行凝聚和引领。

      刘萍说,和紫竹这块土地一起成长,和这里的青年情同手足,从青年步入中年。她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不只是服务于高新区的3万青年,而是放眼周边高校、社区等,团结凝聚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做有价值的事,不负青春。(解放日报记者 彭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