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1637棵特大树保留“幸福树冠”
  • 1637棵特大树保留“幸福树冠”

    时间:2017-05-24 23:46:19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沿街的参天梧桐树是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标志之一。袁婧

      一个适合漫步的街区长什么样?诗意蔓延的树冠一定是必选项。

      在城市绿化覆盖率近30%的徐汇区,有1637棵胸径达40公分以上的特大树,以及11290株胸径25公分以上的大树,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树冠状态。这些能和老人们比拼“资历”的行道树,也妥妥地成为衡复风貌保护区的颜值担当。记者昨天从徐汇区绿化市容局获悉:今年内,徐汇区将继续升级行道树的养护版本,以科学化、区域化、精细化为原则,为市民留下一排排“靠得近、留得住、充满幸福感”的行道树。

      徐汇区绿化市容局党委书记、局长缪志贤介绍,行道树可以看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也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能直接反映区域整体风貌。目前,徐汇区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行道树养护策略。

      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了体现风貌区整体的历史人文氛围,该区域行道树以保持原来形状为主,采取维护性疏枝方法。目的是保持枝叶通风透光,确保树木生长条件,减少病虫害滋生。区域内一支专职行道树巡视小队每天在街区来回察看,专业技术维护人员定期检查修剪特大行道树的枯枝、烂头,敲敲树身、听听声音,判断树干是否腐烂形成空洞,查看春芽暴芽情况,以及树皮树身外观有无变化……根据季节和巡查结果,技术维护人员会对特大行道树的枯枝、烂头、矛盾枝(架空线)、病虫枝、树身发芽枝进行清理,并开展修补树洞、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维护树穴盖板等工作,创造树木最佳生长状态。

      针对其他区域的中小型行道树,维护人员通常采取骨架定型维护工作,目的是扩大树冠增加遮荫面积,同时实施维修更新、病虫害防治、防台防汛、疏枝绑扎加固等工作。

      一系列新技术也被充分嫁接到行道树的养护之中。比如,对区域内特大树进行无损伤检测、“光触酶”防腐、梳理剂防流胶、松树菌根菌接种……这些新技术、新材料能及早发现并治疗不利于名木成长的各类隐患及伤害。去年,徐汇区还实施了香樟行道树景观综合提升专项工程,由德昌路上的行道树开始,通过人工及药剂对日本藤壶蚧及煤污病进行防控,同时合理应用生根液、复合肥等,使得辖区内5000余株香樟行道树长势喜人。

      当前,徐汇区绿化市容局正抓住“拆违”和“黄浦江沿线贯通工程”契机,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绿化土地资源,继续呵护“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力争年内完成新建绿地37.98公顷,特别对行道树养护实施个性化方案,实现养护部门与行道树周边单位合作协调,发动群众监督,保护好这些构成城市温度的优质资源。(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