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新华路微更新获评“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十佳案例
  • 新华路微更新获评“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十佳案例

    时间:2019-07-10 18:55:1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作者: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6日电 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的指导下,由上海万科发起并参与的城市微更新案例获评“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十佳案例。

    “2018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征集活动是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联合组织开展,经网络投票初选、专家评审,7月6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了发布仪式暨专家研讨会。

    多方参与城市有机更新

    从新华路669弄的“睦邻微空间”到693弄的“敬老7号楼”,再到番禺路222弄的“步行实验室”,与过去大部分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不同,新华路街道的微更新项目大多由设计师与企业共同主导改造走向。通过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助力,老旧社区的“微更新”可发挥1+1大于2的效果。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多方共建共享,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除此之外,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敬老的改造充分发挥小区居民的作用,改变“自上而下定了办”的方式,采取“自下而上商量办”。尤其在后续改造过程中,“村委会”挨家挨户征询居民意见,与施工方、设计师共同制定方案。小区环境的优化激发了居民共建家园的热情,有居民主动拆除几十年的存量违建,还对自家门窗等设施进行了与整体环境相统一的改造。

    作为这个项目的发起方,上海万科全程参与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首席执行官张海表示,从上生・新所的开放,到新华路街道的微更新,上海万科希望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新所与周边新华路的互动,让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也能共享城市更新的成果,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微更新、微改造,让每个微小的变化,都成为居民点滴幸福的源泉。

    微更新让社区有温度

    施工完成后,这些改造点一度因为独特的设计成为“网红打卡点”,尤其敬老7号楼。在这栋楼里居住了70年的管奶奶曾长期饱受屋顶漏水的困扰,如今每次见到外来的参观者都兴致勃勃地介绍,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

    为了保护历史街区风貌,上海越来越多的老旧社区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政府、企业、居民参与共建,进行有温度的改造。

    作为万科“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在上海的积极实践者,上海万科围绕“尊重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脉络、创建新老建筑对话、多方共建共享”的理念,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优化公共环境,助力老旧小区实现了良性更新,让更多居民能够享受到每一个微小改变为生活带来的点滴幸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