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茄子土豆配花草,连厕所屏风都充满创意,一定要去看!
  • 茄子土豆配花草,连厕所屏风都充满创意,一定要去看!

    时间:2021-06-17 11:10:3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除了奇花珍木、绚丽花海,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还有哪些看头?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花博园花艺馆和百花馆内,来自国内外的参展方凭借独特技能,造就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花艺作品和艺术空间,吸引不少人气。

    图片

    图片

    1、游客可以“走进”一朵花

    步入花艺馆,一座巨型花雕十分惹眼。记者看到,7.5米高的花瓣造型还原了花朵开放的形态,错落有致的花瓣结构将展示区分隔成不同空间,也将游人行进的路线变得逶迤有趣。走“进”作品,游人仿佛掉入了爱丽丝童话中的“仙境”,人变得渺小,巨大的花茎、花瓣和花蕊构成了花卉背景墙。

    图片

    来自欧洲的知名花艺大师Stef Adriaenssens、Pim van den Akker是该作品的设计师,整个沉浸式花卉作品通过让游人走进一朵花里,探寻崇明花岛的故事。“设计师力求展现鲜花自然的娇美,因此每片花瓣都有婀娜的曲线,更具立体感、真实感。”参展方阿斯米尔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功说,有花的生活是充满欣喜的,在一朵花里,游客可以体验到自然的伟大,了解园艺师对生活的奇思妙想。

    如何做出如此立体的巨型花朵呢?张功表示,这是该作品的难点。“花瓣是不规则的,对于园艺师而言就像在做一个雕塑,要掌握好花瓣弧度变化的一些技巧。”

    张功透露,在做这件作品之前要先画草图,把大概的结构做出来,再在外饰面采用自然生态材料红柳条,进行编织覆盖。“团队30个工人做了一个月,巨型花朵的外形才显现出来。”

    2、茄子土豆配花草

    多来几次,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花博会其实每天都有不同。

    “比如,花艺馆巨型花雕作品目前的主题为‘情系端午,花食飘香’,其选择接近野花草的自然风格的花材,结合端午传统的食材,勾起埋藏深处的乡愁。”花博会指挥部展览服务中心副主任、花艺馆馆长吴军告诉记者,前期参展方连夜对展示花卉进行了更换。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如茄子、土豆、西蓝花、洋葱、枇杷,被园艺“大咖”们进行了组合式的串联,郁金香与茄子组合成为“垂帘”,一片片粽子叶悬挂在花卉下方,构成一幅返璞归真的花艺作品。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并不是简单的展品更新调整,而是参展主题的更新。目前,花艺馆“仲夏夜之梦”新优品种展已登场,给游客带来新的惊喜。

    图片

    图片

    花艺馆入口处,由全球最大的凤梨花种苗供应商——比利时德鲁仕爱索特植物集团打造的大型“旋转木马”,十分独特。“旋转木马”缠绕着花卉植物,搭配空气凤梨、欧洲最流行的白掌、油画竹芋等数个新优品种和稀有品种,为游客带来清新、灵动之感。“除了三大新品种,我们还搭配上千盆花卉进行展示,以凤梨花为主,有几十个品种,让市民大饱眼福。”参展方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

    “仲夏夜之梦”新优品种展有9家国内外知名园艺企业参展,独有石竹品种——疯狂巧克力球、罕见的绿色鸡冠花、黑色马蹄莲等数百种新优品种共聚一堂,令人耳目一新。“游客不仅能欣赏到优质花卉的魅力,还能在新优品种展上认识市面上稀有的新优品种,身临其境感受植物带来的美妙。”吴军说。

    目前,百花馆也已推出全新的主题花展。与第一轮展期相比,第二轮展期不仅增加了花的种类,在展出内容上也加入更多亮点。国花牡丹从百花馆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夏荷、梅花等品种。

    图片

    百花馆入口处,荷花分会展区映入眼帘。“碗莲”娇小玲珑、“太空莲”花形硕大、色泽素雅,成为摄影爱好者聚焦的首选;其他展区内,植物界的大熊猫“兜兰”、花中贵妇“宝莲灯”等品种难得一见,让非遗传承人张洁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描绘它的动人风姿……

    图片

    而在梅花分会展区,垂丝朱砂、大轮玉蝶等梅花新品种及白雪公主、鸿运等蜡梅新品种同样令游客大饱眼福。有的形态宛如游龙,有的花开娇羞,更有非常少见、带着黄色果实的杏梅。这些本应在冬日开花的梅花、蜡梅,竟然在炎炎夏日一绽芳华,令游客啧啧称奇。“我们通过品种筛选和严格的花期调控技术,让梅花和蜡梅的正常花期足足延迟了三到四个月。展出时,室内温度更是保持在20多度左右,以延长生长期。”相关负责人说。

    3、让你掉入梦幻花海

    花艺馆的一侧,充满异国风情的“日本花道光影馆”同样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馆的设计、空间布局和艺术表现充满趣味。

    正方形场馆采用三角构图的内容布局,“花道”部分由享誉中日的花道艺术家吉元烨子设计,近十米的巨作“朱夏”,展现色彩的唯美搭配和力量的和谐。镇馆之作、20米×4米的巨大投影屏幕结合7.1环绕立体声的作“华之飨”,展现了舞雩、四季、色彩、复甦与时间的主题。为感谢大自然的绚烂色彩,导演在光影的处理上表现了极大的耐心和信心,全片影像真实地还原了大自然的色彩。

    “就好像掉入了花海,太梦幻了!”来自浙江的陆女士是一名园艺爱好者,此次特地来崇赏花品茗,“虽然家里不可能像花博会一样有这么多奇花异草,但作品所呈现的个性与美态值得细细品味。”

    图片

    百花馆则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味。馆内一侧,有一座白墙瓦黛的中式“江南园林”建筑,它是花文化分会展区。展区以“花语”“花影”“花品”三大板块组成,贯穿了花卉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并陈列了众多花卉艺术展品,展示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花文化。

    图片

    花语区主要展示花与节庆、非遗、绘画、文学等之间的关系;花品区用不同系列的花卉产品与艺术品渲染主题,传达花文化精神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花的理念。花影区静区科普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花卉类产品,动区则是迷你沉浸式互动体验区,逼真的裸眼3D画,使游客拥有更直观的体验。

    图片

    “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感受花文化的历史衍变与人民生活的时代变化。”主办方说。

    4、厕所屏风都是创意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百花馆里的作品,非“创意”莫属。不只是花卉盆景,展区展板,甚至是厕所门口屏风的设计都充满了巧思。

    一道典雅美观的屏风,四周错落分布着竹子、蓝莓树等植物花卉,地上还铺了一层苔藓……一出厕所门,就可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致。“这里本来就只有屏风,后来参展成员看到后,觉得可以造个景,变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他们亲自创作,所有植物都由他们带来。你看,这棵蓝莓树上还结了果,很快就能吃到它的果实了。”工作人员笑着说。

    图片

    走到荷花分会展区,入口展板上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荷花图引人注目。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水墨交融、浓淡相宜,在灯光照耀下,荷花之形映在布帘之上,影绰朦胧。一问才知,这几幅国画并不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由4位大师现场创作而成。“在布置此次展览时,他们花了一晚上时间,用另一种形式展现了荷花的美,令人浮想联翩、意犹未尽。”

    图片

    目前,百花馆保留了第一档展期30多盆精品花卉盆栽作品,它们的造型与设计理念独树一帜。所有作品都是由盆栽植物分会会员单位在5天之内现场创作完成。比如,其中一幅作品《保护地球》,作者利用木炭、枯木等打造了一个地球,中间以花卉植物、小动物等作为点缀,呼吁人类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拥有美好家园。

    图片

    除此之外,百花馆内还设置了茶花展区,展示一系列茶花衍生产品,这些造型精致、富有创意的展示品,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