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为了车内25℃ “90后”检修工甘当“荷包蛋”“铁板烧”
  • 为了车内25℃ “90后”检修工甘当“荷包蛋”“铁板烧”

    时间:2017-07-26 19:57:0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罗水元

    原标题:为了车内25℃ 65℃车顶上 “90后”检修工甘当“荷包蛋”“铁板烧”

    图说:两“90后”冒车顶65度高温检修。罗水元 摄

    今天,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今年第三个高温红色预警:中心城区、闵行、青浦等地最高气温将超过40℃。然而,就是在这样高的温度中,在申昆路上的巴士三公司中运量修理车间,为了确保68辆71路中运量车正常运行时的车内温度控制在25℃,在65℃的车顶上,“90”后检修工范伟略和陈永博却甘当“荷包蛋”“铁板烧”。

    “荷包蛋”“铁板烧” “90后”车顶受烤65℃

    下午的申昆路巴士三公司中运量车修理点,一万多平方米左右的水泥停车广场上,热浪滚滚,数十辆中运量公交车有序排列着,有的正在充电,有的则停在了一个煤精亭前。

    煤精亭,是为了检查煤精而设的一个“塔台”,里面没有空调,关上门如同一个“蒸笼”。煤精是安装在中运量公交车“辫子”顶端凹槽内,是双源无轨电车与空中架空线网接触部位。正在塔台内检测的90后检修工范伟略和陈永博满头介绍,当煤精被摩擦过多时,就需更换。由于只要车辆运行就会有煤精摩擦,每天都要进行检查,以确保车辆正常运营。

    有意思的是,煤精亭里还有一个桶子,桶里装着水,水里连着水管,水管直通外面。范伟略和陈永博介绍,水管和水是专给公交车降温所用。因为中运量车顶部还有电池仓,一般情况下,每次运行前需充满电。但是,电池仓适宜的充电温度在48℃以下,而酷暑中车顶电池仓外壳的温度往往高达65℃,电池仓会启动自动限制装置,充不满电。为了给电池充满电,就要把车车开到这里接受水管“淋浴”。

    车顶还有集电杆总成、空调压缩机、网机等部件。“这里的不少部件也需要每天检查,如集成电杆上的摄像头,晃动中更容易脱落,是重点检查对象之一……”刚爬上车顶,与记者交谈中尚未来得及戴手套的陈永博,手一碰到车顶网机外壳,就缩了回来。

    “好烫”,他眉头一皱脱口而出,随即迅速戴上手套开始检查,豆大的汗珠如同机关枪发射子弹一样往外冒,弯腰之际,汗水顺着下巴汩汩而流。“感觉自己就像荷包蛋似的,随时准备被烤熟”、“到了车顶就要准备铁板烧”,两位“90后”透露,有一次更换车顶类似控制器之类的“隔离DC”电子元部件时,他们一个个都成了“汗人”,前前后后花了两三小时。

    巴士三公司供图

    65℃“烤验”换25℃体验 维修车间24小时“呵护”不间断

    “即使身上衣服原来是干的,只要爬上车顶,不出三分钟,就会湿透的。”巴士三公司中运量修理车间负责人钱斌告诉记者,范伟略与陈永博,一个24岁,一个25岁,他们和检修队的其他18人,从“90后”到“80后”,再到“70后”、“60后”,最大的今年已经59岁,虽然衣服常常湿了干干了湿,湿了一片咸干后现白盐,但在“三班倒”制24小时“呵护”车辆安全中,他们“传帮带”,从没有任何人有过任何怨言。

    “公交行业对车子完好率的要求一般是95%,但中运量公交车的要求是100%。”钱斌介绍,71路中运量公交车已有总计68辆,从凌晨4∶30开出第一班车,到12∶30结束最后一班车,每天载客量已达4.6万人至4.7万人,为了保证车辆安全,检修人员要提高一小时上班,推迟一小时下班,即使从凌晨1∶30至3∶30的“空档”期,也会安排人员值班。

    而每天的下午两点多,往往是一天更热之时,也是他们必须进行检查的时间,因为下午四点后又要着手迎接晚高峰,必须在晚高峰前把车况“过一遍”,确保车子不抛锚,确保车子能全程远程监探,确保打开空调后能将车内温度控制在25℃,给乘客一个舒服的享受。

    “营运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钱斌说,为了乘客在车内的25℃体验,他们愿意接受车顶65℃的“烤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