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海峡两岸同胞开启交流交往30年 沪台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 海峡两岸同胞开启交流交往30年 沪台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时间:2017-08-24 16:26:5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洪俊杰

    原标题:海峡两岸同胞开启交流交往30年,沪台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从传统制造业延伸到生活各方面 来到上海工作生活,早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

    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作为台胞聚集城市,他们为上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沪台民间交流日益频繁,台胞的身影也从传统制造业延伸到生活方方面面。或许我们不曾留意,但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慈济环保团队――

    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回收

    市民的坚持是最大动力

    家住宁波路社区的魏奶奶已经记不清从2014年哪个月开始,一群台湾志工到小区搞垃圾分类回收,她只记得时间是每月第四个周六的上午。今年6月24日周六上午,魏奶奶下定决心,从家中搬出一摞旧报纸交到志工马庆仁手中。

    “我们通过了魏奶奶的考试。”60多岁的马庆仁瘦瘦高高,是慈济环保团队宁波路社区环保站的站长。从2010年开始,这一来自台湾地区的环保团队与上海有关部门合作,在本市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如今7年过去,他们已设立40多个回收点。

    居委会干部被这份坚持感动

    林咸尹是慈济环保团队的干事。1993年他来到上海工作,早把这里看作是第二个家。看到一些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林咸尹想起30年前的台北。那时台北环保问题严重,之后民间组织与政府发起“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减量化”运动,如今垃圾分类回收在当地蔚然成风。

    “都是中国人,在台北可以推广,为什么不在上海试试?”于是,这批台湾环保志愿者动了起来。第一步要与社区建立联系。让林咸尹欣慰的是,在说明来意后,居委会非常支持。选个时间,志工上门向居民作环保宣导,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之后,就是与居民约定资源回收的时间。马庆仁与宁波路社区定在每月第四个周六,而另一位志工单文娟则是每月20日等在昌平路与陕西北路口。那天,志工会把场地分为塑胶类与纸类两个回收区。居民眼中的“塑料”,被志工细分为PET饮料瓶、PE清洁用品、PE保鲜膜、PP速食盒等。即便是小小的饮料瓶,瓶身、瓶环、瓶盖以及塑料包装,都要分开处理,因为分得越细,再利用价值越高。

    刚开始,小区居民不理解。甚至有人表示怀疑,“一群台湾人跑到上海搞垃圾分类,是不是作秀?”林咸尹认为,取信居民要靠行动,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资源回收雷打不动。

      越来越多上海市民参与进来

    “做慈善对我来说是充电。”马庆仁2003年来到上海,如今在松江有自己的工厂,“刚开始,我觉得这样做慈善是劳师动众,不如直接捐钱方便,但现在明白,当志工的快乐是花钱买不来的。”

    刚开始,小区居民会不停问他们:“这个可以回收吗?”“这个该归到哪类?”几次以后,居民已经可以教别人了。头几回,有居民带来沾满油渍的塑料袋或瓶罐,当志工告诉大家要做到“清洁在源头”后,居民们会在家把瓶瓶罐罐洗净,交到志工手中。

    一对92岁的老夫妻让单文娟很感动。二老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将一袋塑料瓶交到志工手中。“老奶奶有个亲戚在台湾,对我们很友善。”这样坚守了两年,直到有一天,老先生一个人来了,“听说老奶奶腿不好,出门不方便”,单文娟告诉老人,下次不用自己来,志工可以上门去取。

    如今,让这些台湾志工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马庆仁所在的宁波路社区环保站,如今只有他一个台湾人,其余成员都是上海市民。林咸尹统计过,如今环保团队共有400多人,台湾人只占1/10,“越来越多上海人参与,这与这几年上海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有关。”

    接下来,慈济环保团队还希望在环保教育方面有所突破。这几天,马庆仁和宁波路居委会一起,组织孩子排练环保话剧,希望通过孩子的表演影响他们的长辈。林咸尹的“小目标”是成立一个环保教育站,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让更多人响应环保。

      “台商二代”连凯文――

    纺织厂转型为文创园 想在大陆培养文创种子

    “我对这里有25年的感情”,麦可将文创园副总经理连凯文指着一栋挂有“创意中国”牌子的二层楼房,“这里原来是我们纺织厂的生活区,一楼是食堂,二楼是宿舍。”接着,他走进钢筋水泥结构的“文创馆”,弯下腰抚摸着一个直径1.5米的大圆盘,指着一个模糊的数字说,“这是‘针织大圆机’的零件,每台机器都有编号,以前这里是机械‘组装’车间。”

    连凯文的父母是比较早来大陆投资的台商。1992年他们把台湾家居服饰品牌麦可将带到上海,并在七宝投资建厂。从那时起,每年寒暑假连凯文都来上海。2001年,大学毕业的连凯文开始在上海生活,并与哥哥一起接过父母的产业。

      希望能提供“最用心”的服务

    随着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9年麦可将也开始了自己的“腾笼换鸟”计划。公司把服装厂外迁至江西,原有的厂房被改建为办公楼基地,有着可观且稳定的租金收入。但在2012年,他们作出决定,把以租赁经济为主的园区,逐步转型为文创基地。

    “我们真的是想做文创。”连凯文说他们兄弟从小就受熏陶,只要台湾开了新的文创园,或出了新款文创产品,哥哥都会抽空去看看,连凯文喜欢动手,“我爱修机器,文创馆里的大圆机零件就是我拆的。”

    在商言商,连凯文也不掩饰这一行业的商机。5年前,大陆文创产业开始发展,但文创园区比较少。他们判断,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高,未来大陆文创产业会出现井喷,于是决定搭建一个文创平台。由于当时园区满租,所以只能回收一部分改造一部分,让原来的老厂房“活起来”。连凯文指着一栋木立面小楼说,“我不仅自己画图纸、选材料,还参与施工。”

    当然,文创园区最关键的还是人。在文创馆,连凯文拿出一支琉璃笔,笔尖有精巧的螺旋槽,可以让更多墨水留在笔尖,“别看这个小小设计,设计师试验了100多个笔尖,反复调整弧度与宽度。”他感慨从业者的用心,也希望为他们提供“最用心”的服务。

    经过深入接触,连凯文发现,能够作出精致文创产品的设计师,往往是那些“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他们偏向于艺术家气质,九成人不会做生意。”产品销不出去,会影响未来发展,为此,园区成立负责推广的文创部。比如,下月将举行的2017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文创部就把园区内优秀作品打包,到活动现场展出。同时,园内企业也可使用“麦可将”品牌,像第一家入驻的台湾文创企业“纸箱王”,宣传时就可称为“麦可将・纸箱王”。

      文创可以让大家脚步慢下来

    至于那些还没有资金入驻园区的草创者,园区会在文创馆为他们提供展位,寄卖他们的产品。寄卖本身不收费用,只有产品售出后园区会抽取部分提成。连凯文透露,园区花了200多万元改造环境。为了吸引优秀文创企业入驻,园区还开出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半价,第三年租金维持三年前价格的优惠条件,为此每年租金损失百万元以上。

    “我们不是做简单的物业管理,是希望与文创从业者一起做喜欢的事。”连凯文说,文创是个有温度的产业,他们也想做有温度的园区。如今,园区引进了28家文创企业,其中16家来自台湾地区,其余来自大陆。进驻的文创从业者有着共同的信念,就是“纯粹”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极致,让文创理念在园区流动、成长。

    与其它纯艺术或生活零售类的文创园区不同,麦可将希望打造成一家适合全年龄段并以“体验”为特色的文创园区。除了营收外,更多的在培养客户。“很多大陆朋友问我,精致的台湾文创产品是怎么想出来的,我想是因为文创文化在那里积累了几十年。”连凯文举了个例子,台湾设计师从小就接触各类文创产品,思维模式会往那个方向发展,到了二三十岁,十几年前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也会设计出精彩作品。

    连凯文把园区看作是“在大陆培养文创的种子”。随着视野渐宽与手头富裕,如今大陆年轻人对产品的要求不再停留在“能用”,而是希望用得舒服,用出格调。因此,园区提倡大家参与“手作”体验,借此唤醒对物品的珍惜,“在短平快的当下,文创是让大家脚步慢下来的东西,缓慢更能发现周遭的美丽。”

    文创业不能立竿见影,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培育。“大陆文创业发展,不缺资金、不缺市场,缺的只是时间”,连凯文说,“我们愿意等。”

    漫画家林政德――

    传统文化定有市场价值

    花时间与昆曲“谈恋爱”

    52岁的台湾漫画家林政德与昆曲结缘,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2000年,由于动漫产业在台湾的发展空间太狭小,林政德决定来大陆发展。

    作为蔡志忠先生的弟子,这位漫画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两岸在生活习惯的认识上有差异。“那时我就想,开始一定要选个海峡两岸都能接受的漫画题材。”林政德的第一个选择是《鹿鼎记》。在获得金庸先生的授权后,林政德开始创作漫画版《鹿鼎记》,正式与大陆工作人员一起共事。

      想为传播中华文化做点好事

    虽然这部作品没有太红,但书中的一个细节给了林政德新的灵感。在书中,康亲王请韦小宝去王府看戏,还帮他点了一出《游园惊梦》,“台上两个旦角啊啊唱个不休”。为了画好这一幕,林政德买来昆曲《牡丹亭》的录像带研究,“越看越喜欢,我就想,如果能把这么美的东西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年轻人接受,那该多好啊!”林政德曾想用画笔创作一部关于昆剧的漫画,但画了五格就作罢了,“漫画是黑白、静态无声的,不能表现出昆曲载歌载舞的特色。”可就此放弃,他又不甘心。

    直到2011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林政德决定用3D动画技术,制作一部有关昆曲的动画片《粉墨宝贝》,讲述一群孩童在“小昆班”学艺的故事。

    有人给他泼冷水:你创作什么不能赚钱,干嘛选这种冷门题材?林政德却认为,传统文化题材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三国志》故事是中国的,但游戏最畅销的却是日本光荣公司; 花木兰是中国的,但让她享誉全球的形象却是美国迪士尼公司。

    “我不是昆曲科班出身,如何拉眉线、吊眼睛、耗山膀、拉云手、走圆场,不太清楚”,不仅是林政德一个人,整个制作团队都不太清楚。于是,林政德当起昆曲演员和制作团队间的纽带。不清楚台步怎么走,他就去江苏、上海昆剧院,拍下专业演出发给制作团队看。不知道唱念坐打是怎么回事,他买下书店所有关于昆曲的书,整理成笔记给大家阅读。

      上海有一流的人才与创意

    浸淫漫画几十年的林政德很清楚,3D动画是不善于表现“柔软”的,而昆曲中飘逸的髯口、翎子、甩水袖都是精妙之处,如果处理不好,会让美感尽失。既然这些无法用“真人动作捕捉器”来完成,那他就靠原始的办法一点一点手工调整。林政德说,自从项目启动,他很少一天睡足4个小时。

    有一次,为了动漫里的一分钟孩童唱腔,林政德在录影棚里录了7个小时。如果让现实中学昆剧的孩子配唱,担心他们专业水平不够,影响美感;如果是专业演员配唱,既要模仿十岁孩子的声音,还要唱出童趣,这是个挑战,“到最后大家都快崩溃了。”他做过计算,这部动漫每一分钟中期制作成本至少要2万元人民币,12集的总投资成本超千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2集的3D动漫《粉墨宝贝》第一部完成,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获得好评,陆续获得80多个奖项。

    从去年10月起,林政德工作重心从江苏昆山移到上海浦东,在陆家嘴成立子公司。在他看来,上海有一流的人才与创意,更能对接国际市场,昆曲动画要想走下去,既要不停创作,也要有资本支持,还要开发大量衍生文创产品来“造血”。

    戏称和昆曲谈场“恋爱”的林政德喜欢把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一座城堡,他的作品是门前可爱的石狮子,“希望年轻人因为狮子可爱而喜欢,愿意推门进去看看。我也希望在城堡中找到更多创作灵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