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身体比言语更会“说情绪”
  • 身体比言语更会“说情绪”

    时间:2017-04-10 21:56:3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在互动体验中感知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中吐露心声。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张骁谨在日常门诊之余,策划组织“家太极”家长教育沙龙、“结庐论道”人文心理沙龙等一系列公益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倡导人们在宽松的氛围中提升心理自我恢复功能。他的行动得到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大力支持。其中,“结庐论道”已持续7年,参与人数超千人。   互动体验,寻找问题根源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前来求助,这对母女在“家太极”家庭教育沙龙的互动体验中,通过调整关系,寻找问题的根源。   “想象一下你和女儿的关系。”张骁谨用自己的一只手代表女儿的手,让母亲抓着他的手。当母亲的手越拽越紧,“女儿的手”越是使劲挣脱; 母亲不再用力回拽的时候,“女儿的手”自然不再挣脱。张骁谨建议母亲用手掌从背后轻轻扶着女儿前行,当母亲站在女儿背后时,第一反应竟然是紧紧地搂住女儿。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母亲自己也感到意外,似乎领悟到许多――女儿的成长需要一个舒展的空间。   “家太极”是一套由张骁谨研发,实现家长之间互助支持,提供创新型心理健康辅导的训练体验系统。他将心理学许多原理与音乐、艺术、文化等人文主题整合起来,通过家庭问题的呈现、理解、干预,帮助当代父母解决家庭中面临的冲突。“人最深的情绪往往用身体来表达,身体行为比言语更真诚。”他说,在互动体验中呈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原因的过程,可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一位家长说:“虽然呈现的不是自己的故事,但我也能体会到女儿的心情,孩子已进入青春期,不再是小孩。”   这些年来,他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孩子吃饭慢怎么办”“为什么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张骁谨从亲子关系入手,帮助家长处理教育问题以及牵涉到的家庭关系。   少谈别人,多谈自己   每周末,一群作家、收藏家、音乐家、书画家汇聚在“结庐论道”人文心理沙龙,畅聊传统文化、户外体验、电影艺术……大家促膝谈心,有时候为了一只紫砂壶,可以聊到深夜。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各种心理问题容易显现。在张骁谨看来,现代人在人际交流时,最喜欢讲别人的事,不敢谈自己。由他创设的“结庐论道”人文心理沙龙,希望以文化为载体,将心理学体验与文化艺术融合起来,畅谈美好的事物,在宽松的氛围中,一起探讨内心的感受,创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现在新媒体上有很多“心灵鸡汤”,许多人乐于传播此类内容,其实是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现代人每天承受着压力,有时面对冲击苦不堪言,在“结庐论道”人文心理沙龙中,张骁谨希望大家在一起少谈别人,不谈隐私,多谈自己,由此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寻找自己的心理归属感。“我相信人的自我恢复功能。”   与其压抑隔离,不如对话   70后的张骁谨大学时学的是临床医学,为何会转入心理专业?“我喜欢哲学,在医学里与哲学最接近的就是精神医学。”张骁谨说,自己一直对探索人性世界很有兴趣,研究心理学,可以不断探秘人类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可以说是医学领域中最神秘幽深的。   现代人每天面临各种繁琐的事,如公司里人际关系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家人关系的协调等,可能感到很烦很累,容易焦虑、抑郁、情绪激动或低落。这些情绪是生活工作中的“冗余信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需要被尽快删除。然而,人不是电脑,长久被打包忘却的情绪,未来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表现,有些甚至以“病症”的方式显现出来。张骁谨说,人们习惯的删除隔离模式,在面对精神世界时,是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唯有用对话代替隔离,用对话改变压抑,才是走向内心安宁的必然道路。他强调人的主动发现,从体验入手,而不是简单地说道理。“任何人的改变,是要创造一个氛围,让其他人认识自己,再解决问题。”(解放日报记者 许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