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南派雕艺发源地 再绘美丽新图景
  • 南派雕艺发源地 再绘美丽新图景

    时间:2018-02-09 16:59:33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2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1月28日,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南潮宫一棵枝繁叶茂300多年的参天大榕树下,七八个上年纪的老农在闲谈村里要建清乾隆年间被誉为“八闽雕龙始祖”砺山雕艺大师郭怀文化园的大事。记者看到的是一张张洋溢幸福、充满自豪的灿烂笑脸,听到的是一句句发自肺腑、真情实意的赞美话语,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图景。

      “神镇潮川昭日月,龙兴汾水会风云。”一位郭氏老人从这副对联谈起了尚存郭怀花岗石雕龙柱杰作的南潮宫文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潮宫原为宋代书院,明代改为庙,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嘉庆九年(1804)重修,由门厅、主殿、两旁廊庑和厢房组成,占地800平方米。南潮宫虽面积不大,但很是精致,从栅栏门前两侧的石狮,到宫内各式各样的石雕图像,前后厅四根栩栩如生的蟠龙,均出自郭怀师徒之手,无不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与浮华,记者静静听着当地老人述说郭怀的故事,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着生灵活现的石雕纹路。瞧那条作盘旋状龙的神情,龙身飘逸欲飞,鳞甲花纹清晰逼真,龙嘴呈V字形,触角如真。再瞧那龙柱上的八仙神态各异,腾云驾雾,也不乏乡野村夫担柴耕耘之景,愈端详,愈发觉其作品构思新颖,线条柔和明快,技艺细腻妙绝。不管是平地雕、圆雕、镂雕,还是双面透雕、锦地浮雕、透空浮雕,每一种雕刻形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八闽雕龙始祖”果然名不虚传,其石雕艺也传遍闽中,现存的剑山杨泗宫、东门石坊、仙游文庙的石雕皆出自其师徒之手。砺山不愧是仙游独具特色的石雕艺术流派——“南派”发源地。

      闻讯赶来的砺山村党支部书记郭飞燕也向记者介绍了郭怀雕刻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还带着记者参观了郭怀故居以及7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古厝朴素又不失典雅,各户门前厅堂的石雕比比皆是,不但造型奇特、工艺精美,而且各有特色,俨然是一座座南派石艺博物馆,蕴藏着仙游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据悉,在日前召开的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抢救、传承南派雕艺大师郭怀雕刻技艺成为省级非遗名录的议案。莆田市人大代表郭雄新表示,作为郭怀雕刻技艺十三代传人,他有意牵头成立“郭怀雕刻技艺研究院”,以保障南派雕刻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的顺利实施。

      今后砺山乡村游将充分挖掘“八闽雕龙始祖”文化资源,形成“有文化+有情怀+有方向”的开发模式。仙游县度尾镇党委书记官金华告诉记者:“村里将以南潮宫文脉为轴心,以南派雕艺大师郭怀文化园为主体,建乡村步道将8座明清古厝连成一体,以生态园、精准扶贫产业基地作支撑发展美丽乡村游,砺山乡村振兴计划已经摆上建设日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