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三维”共扶,四千云霄贫困户奔富路
  • “三维”共扶,四千云霄贫困户奔富路

    时间:2018-02-20 18:24:47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2月1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年末岁首,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坑仔边自然村里,贫困户吴苍海的家中很热闹。食用油、御寒衣物和慰问金……村主干和爱心人士送来的温暖,让他感动不已。

      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以来,云霄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通过政策捆绑发力、经济组织聚力、社会组织联动形成“三维”共扶新模式,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净脱贫4000余人。

      政策捆绑发力

      1月25日,记者走访云霄县和平乡东方村。村头巷口,三两孩童结伴嬉戏,年味渐浓。

      “现在日子终于有盼头了,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庙后自然村村民吴石成笑着说。58岁的吴石成,是典型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土坯危房中。大儿子在读研究生,小女儿在读大专。近几年,两个孩子的学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去年,云霄县开展领导干部入村到户、结对帮扶,吴石成一家成为云霄县委书记王金狮挂钩的贫困户。每月,都会有干部到吴石成家中了解情况、提供帮扶。

      此外,县里还出台文件,对修缮住房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对贫困户新建住房,每户补助4万至5.5万元。吴石成成为受益者,获5.5万元补助。加上向亲戚借的钱,他终于买了新房子。

      近日,吴石成还拿到3000元的扶贫发展资金,他准备将此用于修缮蘑菇房。“等大儿子毕业,就熬过来了。”吴石成对未来充满信心。

      截至目前,云霄县共有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其中,危房户128户、无房户17户。今年,云霄县还将进一步落实2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经济组织聚力

      作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和平乡内洞村立足独特优势,走产业扶贫、旅游兴村之路。

      “每逢周末,客人络绎不绝,一天营业额有五六千元。”内洞村梦达乐岛农家乐老板吴建杉说。2014年,嗅到家乡发展特色产业的商机后,吴建杉返乡成立云霄县梦达农民专业合作社。他陆续向村民流转近20亩土地,办起这家农家乐。随着内洞村旅游产业发展,梦达乐岛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吴建杉也加入扶贫队伍中。

      “生活渐渐有了保障,我也重新找回了信心。”吴永金是内洞村8户贫困户之一。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孩子在读小学,此前,他只能通过种枇杷和打零工勉强维生。去年,吴永金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吴建杉,租金入股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生意红火了,吴永金每月能拿到两三百元收入。不仅如此,农家乐还聘请吴永金当员工,每月可增收20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还要规划建设民宿、采摘园等项目,带动村民致富。”吴建杉说。

      去年,县政府出台文件,以每户每年补贴3000元的方式,鼓励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当员工。目前,内洞村8户贫困户,均在梦达乐岛农家乐劳动。随着该模式发酵,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了特色产业这趟扶贫列车。

      社会组织联动

      1月25日,记者走访和平乡棪树村坑仔边自然村时,村民吴苍海正忙着泡茶,招呼前来慰问的爱心人士。“这是协会的重点帮扶对象,我们一有空就会过来看一看。”云霄县酒类收藏协会副会长黄式国一边说,一边将一桶食用油和几件新外套交给吴苍海。

      65岁的吴苍海是棪树村重点扶贫对象。妻子早逝、儿子身患残疾,吴苍海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吴苍海成为云霄县酒类收藏协会结对帮扶对象。协会捐助1万余元,给他建起“爱心鸡舍”,还送来100多只鸡苗。“每只土鸡能卖70元到100元,协会还会定期派人来购买,不愁卖。”吴苍海说。

      如何让贫困户真脱贫,形成长效的扶贫机制?借助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是关键。目前,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在云霄蔚然成风,包括云霄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11支服务队,以及电商服务平台延伸的多支服务队,形成了云霄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

    原文链接: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2/12/content_1088465.htm?div=-1

    原文标题:“三维”共扶,四千云霄贫困户奔富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