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新春走基层】永春:返乡植香 做“香”事业
  • 【新春走基层】永春:返乡植香 做“香”事业

    时间:2018-02-23 16:54:39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2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正月初四,永春县东平镇冷水村,鞭炮声不时传入耳际,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

    上午10点多,阳光冲破云层。“阿哥,有空吗,我们再上山转转。”打个电话,李怡龙就出了门。李怡龙是永春永发沉香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过节期间,他心里仍然惦记着基地里的沉香苗木。

    合伙人李盛帧已在基地等候。两人边走边聊,不时俯身观察,检查苗木是否冻伤,是否出现虫害。“前阵子持续低温,这几天才回暖。工人们大多放了假,我们得自己来照看。”李盛帧介绍说。

    李怡龙家在冷水村,2013年从集美大学毕业时,永春县正发力打造香产业,生产和销售两头旺,让他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经过考察,李怡龙发现,虽然当地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部分制香原料却要从东南亚进口。永春有种植香木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就地取材?于是,他把种植沉香树作为创业项目,一心要打造沉香种植示范基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缺少经验,李怡龙最初投资的10万元打了水漂。“我还希望通过种植沉香树带动乡亲们致富呢,没想到刚出门自己先栽个跟头。创业光有激情不够,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他深有感触。

    汲取教训,李怡龙沉下心,赴厦门等地认真学习技术、积累经验。经过与一些大学教授、林业专家探讨研究,他重拾信心:沉香树种植与家乡生态条件可以很好结合,而且有望形成产业集群。

    于是,李怡龙与当地50户农户共同成立永春永发沉香农业专业合作社,先试种了200多亩沉香树。在专家指导下,这200多亩沉香树为他及合作社农户带来数十万元的收益。接着,在李怡龙带领下,合作社又在东平镇店上村种植了500多亩沉香树。

    2015年初,李怡龙大学舍友杨智文看好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从厦门辞职来到永春。他们一起专注林业开发,又引种了其他名贵树种,如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印度檀香、台湾牛樟等。在选择树种方面,他们坚持以名贵树种为主,同时也兼顾多样性,以套种模式提高林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当天下午3点多,返乡过年的杨智文从老家华安回到永春。一到合作社,他即与李怡龙等人一起商量马上要落实的几件事。“我们准备用沉香、檀香等香料制作1000个精美香包,节后赠送给客户。”李怡龙说。

    商量好香包款式、加工等事宜,李怡龙、杨智文又驱车赶到店上村沉香种植基地,尝试用新技术“整树结香法”来提取沉香。

    在杨智文的帮助下,李怡龙将结香剂注入几株香树中,这能激活香树中的关键合成酶,促进沉香物质的形成。“这是利用沉香树逆境胁迫—微生物转化的结香机理,人工设计出的一种结香剂,通过类似‘打点滴’的方式,让香树从上到下整株结香。结香完成剥离后,就可以得到一株完整的树形沉香。”李怡龙介绍。

    如今,永发沉香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其沉香苗木基地已成为永春县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社苗木种植年收益达500多万元。

    “这些年,当地党委、政府和团县委出台了许多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还经常安排我们去进修。尤其是贴息贷款政策,对我们帮助很大。”李怡龙说,“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使我们更添信心。农村是一片创业热土,我将扎根家乡,努力将‘香’的事业做大做强。”

    原文标题:【新春走基层】永春:返乡植香 做“香”事业

    原文链接:http://fjnews.fjsen.com/2018-02/22/content_20740680.htm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