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福州初三质检开考!快来看看一线名师怎么说
  • 福州初三质检开考!快来看看一线名师怎么说

    时间:2017-05-11 22:29:16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原标题:2017福州初三质检今日开考!快来看看一线名师怎么说

    台海网5月11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昨日,我市初三学生迎来中考前最重要的全市质量检查考试。试卷命题是否贴近全省的命题,又向考生传递了哪些中考复习的新思路?福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屏东中学一线名师,点评首日开考的语文、数学两科试卷,帮助考生了解试卷特点,理清下阶段的复习思路。

    语文:注重基础 考查语文能力

    点评人:屏东中学初三集备组长柯朝虹

    总体而言,这份试卷注重基础,难度低于一检,考查学生的扎实与细心,让许多学生对中考语文充满信心。但对一些语文能力拔尖的孩子来说,似乎不容易从这份试卷中脱颖而出。

    试卷的“稳”体现在结构、题型和命题导向的稳定性上。结构上,试卷采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形式与一检一致,题量也基本一致。从题型上看,试题多在课本中学过,在复习时练过。学生拿到试卷,有熟悉感、亲切感。试卷的“微调”主要有两处:一是将字音字形题调整为选择题,降低了难度,也降低了分值。二是文言文的对比阅读,强调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作者情感的理解,分值高达9分。

    试卷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注重基础。试题有的直接来自课本,如默写,解释文言文中词、句的意思,古代文化常识(以借代匹配的形式考查),名著题中对祥子梦想的表述。古诗鉴赏就是考查学生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内容理解。有的灵活运用课本,如课外文言中“具”“被”的解释就是课内知识的迁移。现代文阅读中的所有考点,均是平时现代文教学中训练的重点。由此可见,试卷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学习,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试卷在贴近生活中考查语文能力。“非连”的素材来自前段时间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考查学生读取图表、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并根据材料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较好的将课内与课外连接起来。作文依然是导语+命题的形式,不设审题障碍。“生活不只有学习”,要求写自己学习以外的生活,让学生把目光投向业余爱好,投向日常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题目,学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只是想在选材立意上创新,不太容易。

    数学:题目设置灵活 有一定思维量

    点评人:福州屏东中学初三数学集备组长朱爱斌

    此次数学试卷,出题严格按照省纲要求,总体而言较一检难度略有加大,题目设置灵活,有一定思维量,想拿高分不容易。

    填空和选择题中的概念题3、5、8、9、15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第9题,以坐标呈现的方式来考查函数概念,在以往的考试中学生们多接触的以图像的方式解题,所以题目乍一看会让很多学生难以入手,更想不到其考查的是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立。

    试卷注重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考查,如第10、25题考查函数思想;13题考查学生的数感结构特征,其中用到等式的乘法运用。试卷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如10、18、20题,对命题的证明过程要求较高,在没有提示的前提下,无疑是加大了学生独立完成的难度。此外,试卷中说理题如19、21题,要求考生通过几何或代数的知识来说理,这为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说理题的训练提出了具体的导向。

    试卷还重视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如20题,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黄金分割点。试卷的最后几题, 21题计算量大,23(2)难度较大。作为压轴题的24、25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几何和代数题综合能力,也是学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分水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