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经历改革开放40年风雨 龙海港尾浯屿:一条渔船的升级之路
  • 经历改革开放40年风雨 龙海港尾浯屿:一条渔船的升级之路

    时间:2018-09-04 18:36:58  来源:台海网  作者:

    龙海港尾浯屿岛

    艰难求生:生命绑裤头,木船战风浪

      台海网9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8月16日,碧波澄澈,海天相接。数千只“铁壳船”排成纵队,浩浩荡荡向大海进发。在开海的日子,这波澜壮阔的景象在浯屿海域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在这个0.96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如今常住人口有6445人,流动人口也有近6000人。岛上有信用社、邮电所、渔港监督站、水产站、粮站、学校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岛与内陆的连接只靠每日固定的班船,岛上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在此自成一片天地。

      8月28日,记者带着探寻之心,踏上了这座“海上桃源”。

      初登海岛,目之所视,一片片“海景别墅”靠海而建,这些都是船上岛民自建的楼房,两层、三层的小洋楼高低错落。

      接待我们的是龙海市港尾镇浯屿村支委郭月云。她和丈夫都是土生土长的岛民,靠捕鱼为生。渔民夫妻与陆地上的夫妻不同的是,丈夫每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海上,在丈夫们出海期间,妻子们便独自在岛上生活,抚养小孩。而休渔期才是她们最忙的时候,妻子们需要修补渔网,以供丈夫们下次出海使用。

      “最难熬的是等他回来的日子,提心吊胆的,特别是风浪大的时候。”郭月云回想起当年丈夫出海捕鱼的生活,不禁感慨良多。大海茫茫,人在海中犹如一片树叶,是无法与海相抗衡的。但是,在这座岛屿上,渔民们世世代代讨海而生,历尽风浪是他们的使命,也是男人们的担当。

      在郭月云的引见下,我们见到了村里的老书记方天顺,这是一位78岁的老党员,在村里颇有威信。在方书记刚上任时,浯屿的规模与人口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岛上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渔船仅13艘。到1984年,紧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海岛人民迎来了扬帆奋进的春风。村里先试先行,在“一无模式,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大胆闯出一条适应渔村发展的新路,开展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制”“集体财产投标下放”等一系列改革,也掀起了“合股热”“选船热”。1993年,全村渔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成为“亿元村”,渔村面貌也发生可喜的变化。

      1995年,浯屿岛已有300多艘渔船,而在渔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木质渔船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木质船无法支撑远洋长途航行,所以讨海区域多集中在临近海域;木质渔船排量小、可承载渔获较少,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渔民出海都冒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在发展的高峰,浯屿迎来了渔船的更迭。

      发生蜕变:木船到钢船,渔业焕新生

      “我是全村第一个换铁壳船的人,我换的第一艘铁壳船有300吨重,后面大家就都跟着我把木船换掉了。”渔民林国棕皮肤黝黑,身材瘦削,他在大海中“奋战”了30多年,大海给他带来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也带走了他的岁月。

      1995年,林国棕看到了木质渔船所带来的风险,意识到要配备精良的武器。当时,海峡对岸的台湾渔民都已经用上了玻璃钢船,也就是渔民们口中的“铁壳船”,这种船吨位较大,可承载重量远多于木船,同时马力也更足,相比于木质船的150匹马力,铁壳船足足有900匹。吨位大、马力大、产量高、安全性强,这对他们出海捕捞帮助极大,林国棕咬咬牙卖掉了当时的小木船,借款购买了第一艘铁壳船,他的第一艘船吨位有300吨,虽在铁壳船中吨位较小,但与木质船相比则派头了很多。

      他未曾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带来了浯屿渔业的一大变革。

      浯屿岛上民风淳朴,渔民们也有着敏锐的经济嗅觉。在渔民林国棕更换了全岛第一只铁壳船后,当年的毛利达到了200多万元,渔民们看到了钢船的先进性与安全性,纷纷效仿。到了2005年,拥有400多艘渔船的岛上已见不到一艘木质船。由铁壳船组成的船队,在一碧如洗的海面上列队前行,向远洋进发,成为浯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渔民们捕捞的海域也从台湾海峡扩大到了江浙一带,最远可达南海。

      之后,渔船上搭载了北斗GPS导航系统,为渔民保驾护航,到鼎盛时期的2014年,浯屿村全村拥有560多艘渔船,60多家造船厂、机修厂、制冰厂等配套企业。浯屿这个曾经破旧的小渔村也在不断成长中焕发新生。

      随着渔民们捕捞的海域逐渐扩大,渔获的来回运载与船类承担的成本较大,运输公司应运而生。供给船向渔民收取渔获,到就近的港口贩卖,渔民则向供给船采买必需的生活物资,这样一来一回,渔民们减少了柴油与路程的损耗,不必担心渔获的销路,捕捞公司则可用较实惠的价格收取渔获,进行集中渠道的贩卖。

      产业转型:渔村变明星,美丽进行时

      产业支持下,浯屿岛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远洋捕捞这一业态已趋于成熟,在鼎盛时期全村每年的产值可达到1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海洋捕捞量约占龙海全市的三分之二。

      在远洋捕捞业发展的同时,产业转型也渐渐在浯屿人身边发生。海洋资源近年已接近匮乏,加上政策收紧,浯屿开始摸索转型的路子。

      “我们希望将浯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海上资源相结合,发展海上旅游观光、渔家乐餐饮、渔家休闲民宿等形式的休闲渔业的综合体。”海上田园的项目经理马宝表示。

      在浯屿前的海域,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海上田园”休闲旅游点,从厦门和平码头出发,途经双子塔、鼓浪屿等景点,一个小时后,便能抵达这个休闲胜地。在这里,游人们可以体验观赏鱼类养殖、垂钓、帆船、摩托艇、快艇、休闲咖啡茶座、海鲜自助餐厅等业态。

      “以生态养殖区为例,我们采用了行业前沿的高分子高密度浮筒材料,经受住了去年莫兰蒂台风的考验。”马宝表示,“未来浯屿将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的产业模式,以租代售,引导本岛渔民共同参与生态养殖,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海洋科普教育,参与亲子互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之下,当年的小渔船经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慢慢驶入新的纪元,探寻全新的碧海蓝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