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200件档案里的印尼“海丝”缘和侨胞情
  • 200件档案里的印尼“海丝”缘和侨胞情

    时间:2017-06-21 21:15:38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6月20日讯 据中新网电,1896年,福建省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村民郭有品创办“天一批郊”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百年之后,这些替海外华人华侨寄回国内的书信和汇款,会作为侨批档案内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右一)、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局长(左二)、印尼国家档案馆穆斯塔瑞·伊勒万馆长(右二)出席展览开幕式,国家档案局王绍忠副局长(左一)主持开幕式。 李丽霞 摄

      随着“天一”信局布局海外7个国家设24家收批信机构,建立起侨批的跨国网络,福建的侨批业随海上丝路日渐发达。鼎盛期,在新加坡、槟城、巴达维亚、万隆、三宝垅、井里汶、马尼拉、曼谷、西贡、仰光等“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有400多家福建批信局。

      经过批信局,海外华人华侨和家乡建立紧密的情感纽带。尽管隔着重洋,印尼垄川黄芳顶1940年在寄回福建漳州侨批中,与兄弟黄芳埭和父母“见信如晤”,商量购置田产和女儿婚姻等家事。

      6月20日,由国家档案局和印尼国家档案馆主办、福建省档案馆协办的“中印尼社会文化关系档案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包括郭有品名章、漳州“天一”信局印章、黄芳顶侨批原件在内的近200件展品,展示出百年“海丝”缘和侨胞情。

      “诸多印尼华人祖籍地在福建,福建与印尼历史渊源、文化联系深厚。”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说,“一带一路”为印尼和中国带来更多合作空间,其中文化交流是很重要部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