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晋江池店这个村庄好温情 每月有两个“老人日”
  • 晋江池店这个村庄好温情 每月有两个“老人日”

    时间:2017-08-16 19:38:58  来源:台海网  作者:

    举办“老人日”活动,增进了邻里交流,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

    台海网8月16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昨日上午,晋江池店镇浯潭村老人协会里一片欢声笑语。这是本月来,村里的老人们第二次欢聚一堂,共享爱心午餐。

    原来,为推动移风易俗,池店镇浯潭村倡议村民简办红白喜事,将剩下的钱捐出来,作为每月1日、15日村中60岁以上老人聚餐的费用。在村两委、村老人协会的牵头下,2015年元月1日,300多名老人首次聚餐。此后,每月两次的聚餐,成为老人们沟通交流的“老人日”,这一办就是两年零八个月。

    现场

    围坐空调屋内 共享爱心午餐

    昨日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浯潭村,还没进村老人协会大门,就闻到一阵诱人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进门后,只见屋顶的大风扇正“呼呼”地转着,几台空调不间歇地运转,凉风顿时拂去了夏日的酷热。十张桌子旁坐满了老人,大家聊着家长里短,互相嘘寒问暖。

    “坐一桌的多为邻里街坊,平日不少老人都是一个人独自在家,不大爱出门。但每月两次的聚餐,老人们都很乐意参加,因为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尽情聊天。”今年86岁的张故阿婆表示,她的儿子孙子都出去工作了,平日里她都独自待在家里,没什么事可做。自从村里办了这个聚餐,她每月都盼着这两天赶紧到来。

    和张故阿婆不同,丁水真阿婆的儿孙都在家里头。她说,虽说家里热闹,但她还是最喜欢来这里跟老姐妹伴“话仙”,因此每次聚餐她都没有落下。“很多老人天天在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这样的聚餐让村里的老人家们有了交流的地方,增进了老人间的感情。”

    最里间的小厨房里,二三十个义工正在紧张地洗菜、做汤,三口大锅里的米饭呼呼冒着热气。11点多,饭菜都做好了,饭是咸饭,里面放了香菇、虾米、干贝、五花肉、豆子,再浇上葱花油,香喷喷的,汤则是白萝卜煮瘦肉和丸子汤。在义工帮忙下,老人们打好饭和汤,回到座位上,一边吃一边继续唠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