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 汕大新闻学子赴美国硅谷访“大咖”
  • 汕大新闻学子赴美国硅谷访“大咖”

    时间:2017-04-12 00:40:2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汕大新闻学院美国硅谷报道团走访美国Recology回收中心。陈舒琦 摄

      汕大新闻学院美国硅谷报道团成员采访美国游行者。 陈舒琦摄

      汕大新闻学子在Meta公司体验AR眼镜。孟眉 摄

      组织学生到境外采访,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汕大新闻学院”)的传统教学项目,也是汕大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今年初,汕大新闻学院再次组织10位师生赴美国旧金山湾区,以“探索创新之源”为主题进行采访报道。这是继2008年美国大选、2014年华盛顿交流、2015年美国广告交流之后,该学院第四次组织学生赴美。

      12天的时间里,报道团成员们相继走访了Intel、谷歌等硅谷高科技公司和创业团队,与20余位美国各界人士深入交流,聆听了他们对创新及新媒体挑战的思考。采访过程中,报道团还“挖掘”到多位华裔人士文化寻“根”的故事,感受中华血脉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

      “这是一次成长之行。”对美国硅谷报道团的成员们而言,此行不仅锻炼了新闻实践能力,还亲身体会到美国人文精神——特别是受访对象们“勇敢追随内心”的信念力量。

      ●文/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放弃舒适环境住进青旅

      1月12日,汕大硅谷报道团踏上了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土地。

      报道团成员之一梁耀祥告诉记者,为了此行,大家准备了七个月。从硅谷的历史、大公司的兴衰,到目前的科技趋势、创投融资,大家反复斟酌讨论选题,与业界人士学习聊天,尽可能地了解关于硅谷的一切。因为时间有限,报道团的每位成员用尽一切方式,联系了数位在美国访谈的对象,并把行程排得满满的。

      即使行程安排妥当,但“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报道团指导老师樊林君告诉记者,抵达旧金山第二天,大家时差还没倒过来,当地时间5点多就要开始一天的走访工作。

      “因为必须配合采访对象的时间,同时需要衡量采访地点之间的车程,所以第一天我们安排了5个采访对象。”樊老师说,虽然行程计划好,但在第二个采访对象处耽搁了较长时间,导致出现转场问题,于是只能紧急将学生分成3个小分队,各自奔赴下一个采访地点。好在,灵活的处理方式解决了第一天的“突发事故”。成员雒琪珊说,这次报道之行更让她时刻铭记身为记者“守时”的重要性。

      樊老师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住在位于郊区的公寓里,但后来考虑到距离采访地点较远,每次来回要多花2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第5天,报道团成员们放弃了舒适的环境,住进了市区的青年旅馆。“我们4个人住一间屋子,同吃同睡,这种‘亲密’的相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工作,也让我发现了学生身上很多闪光点。”樊老师说。

      亲身探索硅谷创新文化

      此次汕大硅谷报道团的报道主题是“创新”。樊老师说,选择硅谷,是为了让学生去探索美国创新文化,探究为何这个世界科技中心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此行中,报道团参观了英特尔公司博物馆,采访了华人创企Mailtime的创始人黄何,旧金山创新垃圾处理公司Recology的经理Minna Tao,研究创新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德荪,苹果公司产品经理Ivan Lee,Google工程师Mark Liu等等知名人士。这些采访对象都有在硅谷生活与打拼的经历,对于硅谷的创新精神有自己的理解。

      在一次与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的采访交流过程中,谢教授并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述理论,而是善于提问题,由此激发来访学子的深度思考。“创新的本质绝非单单是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还有思维上的变革;只有认清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作出真正有意义的行动,为社会创造出真正的价值。”谢教授对报道团成员说。

      曾于去年受邀访问汕头的谢教授告诉学生们,汕头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有待好好开发利用,而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留住年轻人才,让他们用新思维和行动来推动创新变革。

      另外,报道团还采访了张学良将军的孙子、资深硅谷创业者张居信。他深入地剖析了硅谷的发展史,指出了硅谷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一个个驱动因素:大量的风投资金、充足的人才、无惧失败的连续创业氛围。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硅谷独一无二的创新氛围。

      成员孟眉说,以前她总觉得科技离她这位文科生很遥远,但硅谷之行让她觉得科技创新是融入到每个人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心态和意识。

      与当地社区媒体记者合作采访

      硅谷之行的另一个考察重点是新闻业正在发生的新技术变革以及媒体人应对的方式。

      报道团参观了美国广播公司(ABC)在旧金山的分台KGO,进入演播厅现场观看直播新闻节目的拍摄与播出。曾获艾美奖的华裔女主播Kristen Sze接受报道团采访时表示,现在单单坐在台前播报新闻已经不够,媒体正在尝试更新的呈现手段,以求与观众有更多的互动,建立起更直接的联系。

      在媒体变迁的时代,新闻教育如何应对挑战?在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新闻学院,报道团与SFSU的几位教授深入探讨。Funabiki教授认为,新闻呈现的方式正在不断变动,但有一个内核却永远不会改变,那便是讲故事。

      “只要具备了讲故事的能力,便能在变迁的浪潮中保持竞争力。哪怕学生以后离开新闻行业,这样的训练也同样有用,因为讲故事是跨领域的,无论是在商界抑或政界,故事同样有它独特的触动人心的力量。”一名教授这样告诉报道团成员。

      不仅探讨学理,报道团成员们还亲身体验到了美国的新闻操作。在旧金山的Mission区,8位新闻学子与社区媒体的4位记者合作,体验社区记者的一天。

      孟眉告诉记者,在与社区记者合作的过程中,她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在国内采访时,她一直认为采访前的寒暄必不可少,这样采访对象会更加乐意接受采访。但在美国,这种方式并不是很适用。“美国社会的包容力让大家可以勇敢、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会很直接告诉你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孟眉说。

      感受美籍华裔家国情怀

      此行,报道团还采访了不少美籍华裔。除了与他们探讨美国高新科技、硅谷创新精神之外,成员们意外地发现他们身上闪现着的中华文明及家国情怀。

      张学良将军的孙子张居信,从小只对硅谷的高科技感兴趣,但随着近几年频繁回中国,他开始在东北筹建张学良博物馆,逐渐加深与中华历史文化的连接;苹果公司产品经理Ivan Lee是美籍华人,虽然从未生活在中国,但受到热爱中华文化的奶奶的影响,全家人对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归属感,他说:“我是60%的中国人、40%的美国人。”

      斯坦福大学的谢德荪教授出生于香港,后来在美国麻省理工念书,随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一直研究企业的创新源泉。谢教授一直非常关心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常回国给大型的企业上课培训,教授自己的创新理论。同时,谢教授也热爱中华文化,近些年来开始看中国的历史片,努力学习普通话和中华文化。

      在汕大举办的硅谷报道团分享会上,梁耀祥和叶文婷分享了华裔纪录片导演Felicia Lowe的寻根故事。Felicia在华人街长大,他们这一代被看作是“竹升仔”(竹升意为竹竿),意指身处中美两种文化的夹缝。Felicia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也不认为自己是美国人。直到1979年回到中国,在家乡看到自己的照片,Felicia深受触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根是在地球的另一边,他不再是“竹升”,于是开始从事保育挖掘华裔文化。

      成员张威说,采访过程中,他们作为倾听者,也得到更多反思的机会,反思与受访者们之间的异同,有利于知道自己更应该珍惜什么。

      带团老师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成长

      谈起这次美国旅程时,报道团的成员都不约而同地把它称作成长之旅。梁耀祥说,走在旧金山与硅谷的大街上,看到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与笑意;在街访中,面对他们的采访请求,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回以大大的“sure”。

      樊老师说,12天的时间很难说对学生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但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以及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看世界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常说‘言传身教’,但‘身教’很难得到具体发挥,这一次与学生们亲密同行,我们都在互相学习,这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方式。”

      此行也让学生们发现了更“真”的自己,慢慢摸索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梁耀祥说,每一位受访者都会告诉他们“follow your heart and find your passion”(注:跟随你的内心,找到你的激情)。十天的高强度行程,让大家慢慢放下了包袱,走出了无形中给自己建造出的“壳”,真实地追寻自己的热情。

      成员张殷儿告诉记者,有一晚,他们碰到了一位模仿Michael Jackson的街头艺人,伴随着音乐和舞蹈,樊老师毫不犹豫地跟着他一起舞蹈。当老师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时,大家却都羞于展现,到最后也没有人参与。但是,樊老师随心的一个举动,却吸引了许多人围观,现场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这让报道团成员们都很意外。

      “无论是在陌生人还是在熟人面前,我们都顾虑太多所谓面子或者条条框框的东西,没办法解开束缚的绳索,去聆听和遵循身体和内心的想法。”张殷儿说,从老师身上,她也学到了很多。

      ■声音

      与其说是采访者,我更愿意定义自己为体验者和探索者:在问题与问题的勾连中,看到观世界、过生活的多种方式;在公园一隅、街头一角,感受多元文化的融合汇通,以及人们追随吾心所念的生活热情。身在其中,品其所以,其乐无穷。

      ——2013级新闻学学生谭玮

      此次采访之旅,我听到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让我不断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的热情和梦想又是什么,它应该是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也应该是自己认为的对社会和世界有价值和贡献的吧。

      ——2014级研究生叶文婷

      在受访者身上体现的热情,他们对世界保持思考的能力,他们的善心,这些都激发了我们对于很多事物和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当我们用更全面的视角看世界,用心记录所见所闻,向读者传达我们的观察和思考,便不枉此行了。这就是我们此行的价值、意义。

      ——2013级新闻学学生陈舒琦

      汕头智库

      境外采访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通过组织大型采访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境外采访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采访期间,熬夜是家常便饭,睡眠不足,水土不服,都要努力克服。最重要的是安全,一旦出问题,全盘皆输。

      组织学生到境外采访有一定难度。这是一个配套工程,不仅要有采访项目、负责老师,还需要行政和外事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汕大新闻学院的境外采访项目,也与多元化的富有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有密切关系。

      那么,组织学生到境外采访有什么益处?从学生角度来看,参与新闻一线采访、学习与人沟通、调查研究、学会提问、锻炼新闻写作、向老师学习改稿、学习新闻摄影和拍摄视频、尝试设计海报、举办分享会……都能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发现自我不足,并在今后的人生中主动探索知识,提升自己。到境外采访,也是开拓学生眼界的好机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给学生提供了看问题的多重角度,其中也包括如何更全面地看待中国。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师生近距离接触,老师们可以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长处与短处,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从学院和学校角度,通过组织有声有色的活动,可以提升学院乃至学校的品牌和声誉。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白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