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 习水河流域开启文化遗产调查
  • 习水河流域开启文化遗产调查

    时间:2018-09-11 18:25:22  来源:贵阳网  作者:

    贵阳网讯 9月10日,省内多学科专家学者聚集习水县,开启习水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在未来的20多天里,调查队将从习水河源头出发,直抵习水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习水河发源于习水县境内,流经习水、赤水,在四川省合江县境内先入赤水河,再注入长江,全长150多公里,流域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因为直通长江,习水河被认为是较早被开发利用的河流之一。近年来,当地文物工作者和文史研究者在习水河两岸,先后发现大量较早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座崖墓,建于熹平五年(公元176年)。

    此次调查活动由习水县发起,由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组成。

    据组织方介绍,本次调查田野部分将持续20余天,规划线路是从习水河发源地出发,沿河而行直至长江口。调查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调查流域文化,记录习水河流域的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开展综合性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记者应邀参与全程调查,并将陆续发回报道。

    (记者 黄黔华)

    相关新闻

      调查首日 崖墓中发现汉阙图案

      9月10日上午,习水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队在习水县坭坝乡境内调查时,发现一处有多孔崖墓的墓地。

      该处墓地位于坭坝乡境内的一条小河边,距集镇有数公里远,小地名梁子上。河边几乎垂直的崖壁上,保留着两孔完整的崖墓,以及2孔因岩崩后的残缺崖墓。

      两孔完整的崖墓,被调查队分为一、二号墓。其中,一号墓已完全打开,墓门敞开,墓室内后部有一龛台,墓室右壁有一风化的鱼形图案。因墓室内外暂时未发现文字,无法确定年代。

      汉阙,是一种盛行于汉代的纪念性建筑。主要存在于都城、官衙、军营、陵墓以及较高地位官民的建筑前,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据了解,对比已有资料确认,石梁子二号墓内的汉阙图案,大于习水河流域此前发现的汉阙图案。

      记者 黄黔华

    编辑:何莹莹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