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 习水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 15孔崖墓俯瞰村庄一千年
  • 习水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 15孔崖墓俯瞰村庄一千年

    时间:2018-09-18 17:46:43  来源:贵阳网  作者:

      习水河边的一处台地

      习水河流域的一处崖墓群

      李飞在辨读崖墓上的文字

      贵阳网讯 9月15日至16日,习水河流域文化遗产调查队在习水县的一个沿河村庄连续发现崖墓群,共统计到15孔崖墓,崖墓上的文字,揭秘了红旗村1千多年前的生活。

      习水县程寨镇红旗村,处于习水河中上游地区。调查队认为,包括这个村庄在内,习水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群众早期生活已相对富足,并与四川联系颇多。

      崖墓上文字

      记述千年“村史”

      9月15日下午,调查队进入红旗村后,很快在习水河左岸崖壁上发现了崖墓群。

      经现场调查确认,这个由6孔崖墓组成的崖墓群,其中一孔墓壁上有明确的文字纪年(本报16日报道)。

      经连夜拓片和第二天辨读,目前,调查队大致了解到该崖墓上的文字信息。该段文字表达的意思大致是:大约在公元239年农历2月3日,一个以孙姓人为首的石匠团队,来到今天红旗村境内的白村组地界,与当地一村民谈妥,为其在河边的崖壁上开凿崖墓。

      崖墓是当时四川非常盛行的一种墓葬方式。当时,一批四川石匠带着他们的铁锤、铁錾等工具,向今天的黔北地区出发,沿河寻找活计。因此,崖墓形式也传到了白村,并逐渐被村民接受。

      孙姓匠人团队为雇主在距离地面4米多高的崖壁上,开凿出一孔进深2米多的墓穴。可能是为“做广告”,也可能是为其他目的,墓穴完工后,匠人团队在墓穴外壁左上方刻下文字,记述了这个过程。

      这段文字成为确认崖墓建造时间的关键。同时,这段文字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早在1779年前,白村这个地方就有了人烟,还与数百公里外的川中匠人有了联系,用了流行的墓葬形式。

      这段文字,也就成为红旗村最早的“村史”。

      先民生活富足

      崖墓造价高昂  

      一天半时间里,调查队穿荆棘、爬山崖,在红旗村可到之处的崖壁上总共发现了3处崖墓群,共计15孔崖墓。包括刻有纪年的崖墓在内,确认3孔崖墓上有文字。

      这些崖墓,有的开凿于红色丹霞石壁上,有的凿于白色砂石岩壁上,墓门框、墓顶上存在差别,但总体形式大多一致,因此被初步认定形成时间为汉代,与四川同类崖墓相似。

      汉代,中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在坚硬的岩壁上开凿墓穴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此前,有专家分析上游大坡乡河嘴上崖墓文字说,题款上“直钱五千文”,可能是匠人开凿崖墓的工钱。

      五千文在汉代是什么概念?对照《汉书》等史料分析得知,当时一文钱能买半斤米。这就是说,贵州迄今最早有文字纪年的崖墓,其工程造价是2500斤大米。

      在白村崖墓上,有“七千米八十石”的文字。由于文字模糊,关键字不明,但“米八十石”,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中汉代“1石=27市斤粟”的说法,折算成粮食应为2160斤,而按一文钱半斤米换算,应为4320文。

      这样的工程造价,即便放在现在的偏僻农村也不算低。即便是雇主“事死如生”的厚葬习俗,倾其所有,但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钱粮,家境看来也不太差。

      一个村内,在长不足5公里的河岸上,分布着如此众多造价不菲的崖墓,足以说明蜀汉时期的红旗村一带,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过得富足。

      汉时习水河

      因何能“小康”?

      在习水县境内,目前已知的汉代崖墓约有200多孔。其中,崇山峻岭、至今交通仍不便利的习水河流域,约占三分之一。

      根据河嘴上、白村崖墓造价分析可知,在人口并不算密集的习水河流域,东汉以来“富人”也不算少了。但偏僻的山沟里,村民因何而富?因资料缺失,调查队一时难找到准确答案,只能根据沿途所见所闻分析。

      首先,汉时的习水河流域地区,村民以传统农耕为主,当时生产水平远不如今,但人口肯定要少得多(东汉末全国人口1600多万人,公元220年全国人口2300万)。人少地多,加上习水河流域气候温润、台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个别地带可一年两熟,村民的收获也不少。

      此外,在习水河流域较多的崖墓上,都能见到鱼形图案,说明这一地区村民生活、生产与水有关。在调查期间,仍可见到婆媳二人下河钓鱼场景。据称,她们每天钓鱼的收入,有两三百元。

      由此可见,鱼牧等水上谋生手段,或是该地区汉时的另一种经营方式。此外,汉时全国多地长时间陷入战乱,但习水河流域地处偏僻,还不是兵家争夺之地,相对安定。

      很有可能,正是上述原因,让习水河流域村民汉时生活相对富足,也为来自四川的“匠人集团”到今天的黔北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带来生产技术。

      ■记者 黄黔华

    编辑:刘 鹏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