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依安:“半亩园”产出好收益
  • 依安:“半亩园”产出好收益

    时间:2019-09-03 00:00: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黑龙江日报9月3日讯 在依安县红星乡红旗村家家户户“前有院、中有房、后有圈”的种养模式,让村民找到了一条新路。72岁村民崔玉海告诉记者,“绿色循环”的庭院经营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顶上10亩地。

    近年来,依安县鼓励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土地种植特色、高效作物。小而不弱、散而有序的规模化发展,让闲置几十年的小庭院,种出了产业增收的大文章。如今,依安县的“半亩园”正呈现一派生机。

    红星乡党委书记窦云龙介绍,红旗村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种黏玉米,一亩地最少能产4500棒,一穗玉米按市场价格2.5元计算,半亩的价格就是5000多元,通过庭院经济,“半亩园”产出了好收益,成了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助推器。

    新屯乡太平村家家户户的小院里都种上了紫花油豆角。看着整齐规范的一户户小院落,新屯乡党委书记张俊权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紫花油豆角,乡里每亩地补助300元,作为种子和架杆钱。如今,新屯乡紫花油豆角“半亩园”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户均增收达4500元以上。

    在过去几年,依安县的农户庭院利用率不足30%,很多村民守着“聚宝盆”受穷。但自从开展“半亩园”产业以来,一村一品的特色种植彻底盘活了村民的庭院经济。2019年,全县“半亩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瓜果面积16000多亩。

    为发展“半亩园”产业,依安县还出台各种补助和优惠政策,支持贫困户自己种植糯玉米、甜玉米、油豆角、金莲花及其他特色作物。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子女或帮扶人带种。对于住楼的贫困户,在楼区内和周边常年作为小园的地块,同样享受扶持政策。同时,按照销售额给予一定的补贴。

    找准销路,才能让“半亩园”的绿色农家菜卖上好价钱。为此,依安县积极采取政府推动、企业拉动的方式,依托博源食品有限公司、开荒人家庭农场食品加工生产线及企业自有销售网点,通过企业与乡镇、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订单的方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业链条。

    通过产业引领、政策扶持、技术跟进等一系列措施,依安县调动了贫困户庭院开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庭院经济,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更有利于创建美丽乡村。”依安县委书记李拥军介绍,通过不断探索,依安县将扶贫项目直接放到贫困户院落或房前屋后空闲地,看得见、摸得着,解决了扶贫项目实施管理难、产权界定难等问题,也把闲置的庭院资源转变成脱贫增收的有效资产和资本。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