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北新闻 > 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新青龙 做好“青龙腾飞”新篇章
  • 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新青龙 做好“青龙腾飞”新篇章

    时间:2021-08-13 11:47: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新青龙

    做好“青龙腾飞”新篇章

    8月10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花厂峪村,柏油马路穿村而过,街道两旁绿荫葱葱。远处,村民们正在建设14.3公里的花卉长廊。

    面对新征程,青龙提出“一年开新局,三年有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新青龙而努力奋斗。  通讯员田立民摄

    “今年,县里投资300万元,将我村打造成为红色试点村。目前,我们正在整合红色资源,筹建村史馆,并沿街打造红色浮雕、公路花卉长廊等人文、自然景观,提升村容村貌。同时,结合村内优质生态资源,深挖红色资源,让老区讲出‘新故事’,将我村打造成为县域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花厂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凤鸣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青龙满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转型关键期。面对新征程,青龙砥砺初心,攻坚克难,实干担当,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富裕美丽幸福新青龙而努力奋斗。

    “站在新起点,我县已明确提出‘一年开新局,三年有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奋斗目标。”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耀滨说,青龙满族自治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讲政治、聚合力、重实干、促发展”工作导向,大力实施赶超跨越、全面振兴战略,聚焦主导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统筹推进富裕青龙、美丽青龙、幸福青龙、实力青龙、活力青龙、平安青龙建设全面提升,奋力书写好“青龙腾飞”的崭新篇章。

    青龙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图为恒茂纺织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羊毛加工。  通讯员田立民摄

    提质增效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青龙满族自治县龙安贸易有限公司高炉车间内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飞转的机器发出隆隆轰鸣声,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整个生产线持续稳定地运行着。

    “今年,预计公司钢产量120万吨、铁产量90万吨,产值约50亿元,税收2亿元。在原有钢铁产业基础上,公司正在整合上游资源,完善产业链条,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积极跑办精密铸造等项目,拓展中下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总经理陈海武说,“目前,县里已经成立了项目专班,帮助公司积极争取政策、跑办手续。预计到2025年,公司税收可达到5亿元。”

    “十四五”时期,青龙始终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继续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培育壮大强县富民主导产业,做好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文章,构建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集约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钢铁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我们坚持集约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以德龙铸业、安胜矿业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为龙头,延链补链强链,推进破产重整,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企业涅槃重生。重点推进球墨铸管、精密铸造等项目,构建‘铁精粉—球团—钢坯—异型材’和铸造的钢铁产业链条及产业集群,成为转型发展和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河北青龙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谢军说。

    在做大做强钢铁产业同时,青龙坚持多元发展,构建主导产业腾飞、百业兴旺的大格局。围绕风能光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生物医药、信息智能、研学培训等产业;围绕尾矿、砂石等资源,建设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发展装配式建筑等环保节能、高附加值的新型建材产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此外,立足青龙山水、红色文化、满族文化等特色资源,按照“一轴三心、双环六区、山水嵌套、网状串联”布局,全面发展生态游、休闲游、红色游、文化游,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文化+旅游+康养”融合模式,以祖山景区改造提升、花厂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海间温泉康养度假区等重点项目为龙头,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集群,串联精品路线,开发旅游产品,推进智慧旅游,擦亮“画境诗天·‘满’意青龙”金字招牌。

    青龙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图为大森店村村民喜获丰收,正在采摘皇冠梨。  通讯员田立民摄

    强基固本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原来,这儿还只是装着几台羊绒机的小平房。公司被列为扶贫项目后,已经发展成为‘装有’39台机器的三层高楼。现在,公司正在建设新的生产车间,届时机器可增加至100台,年产值可达亿元。”站在木头凳镇木头凳村秦皇岛鸿祥源羊绒有限公司前,负责人赵立权说。

    秦皇岛鸿祥源羊绒有限公司坚持“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多个乡镇牧民脱贫致富,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3至4元收购贫困家庭羊毛,羊毛收购量占全县产量1/3,牧民年收入增长至8万元,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近50个。

    “我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着眼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构建现代农牧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端精品园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全产业链支持措施,推动农业产业晋档升级,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青龙满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邓阁军说。

    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推进防贫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救助,坚决守住防贫底线。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消费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作为农业大县,地理区位因素一直成为青龙农产品销售“卡脖子”问题。为此,青龙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契机,创新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抓电商,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我县推进快递、物流等相关资源整合,创建市、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级物流快递分拨中心、村级物流快递网点,构建覆盖县乡村、与域外大网络融合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农超对接、与电商平台合作,升级农产品上行渠道体系;构建电商培训孵化体系,壮大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塑造区域品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青龙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石海温说。

    于此同时,青龙还构建了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路网,积极拓展公路建设,实施路网通达工程,推进大冷公路、大巫岚至茨榆山段改建工程建设,做好“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畅通对内对外大循环。推进铁路建设实现突破,启动山神庙至秦皇岛港东港区线路开通项目,加快迁青铁路前期推进进度,做好山刀铁路前期工作,疏通全面振兴的开放通道。

    标本兼治 打造宜居“公园城市”

    “茨榆山乡西山村发现一名流浪汉躺在路边。”8月9日22时,茨榆山乡派出所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刻赶往现场,发现此人为周边乡镇村民,已走失三天,随后与西山村村委联合展开救助行动,将其安全送回家人身边。

    能够快速解决百姓危难事,保护群众安全,得益于青龙不断深入推进平安青龙建设工作。

    “我们成立了平安建设专班,出台建立《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新事不出乡街’的实施意见》,建立平安青龙工作微信群,每天上报调处事件,每周一统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落实正式干警包村入户制度,每月入户走访、宣传,提升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能力。”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晓光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青龙不断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包联和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加快法治青龙建设。深化智慧平安社区和智慧公安建设。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提升司法公信力,让公平正义持续彰显。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青龙社会更安全,百姓更安心。

    强化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城市形象提升则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青龙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围绕“四城同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美丽宜居、幸福宜业森林里的“公园城市”。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以南山公园升级版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完善东部龙岛公园、西部凤苑公园,加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街心花园等各类公园建设,构建城市生态骨架。扎实推进重点片区改造,实施好城市综合体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城市“东西拓展、南北延伸”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魅力、竞争力。(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孙也达 通讯员周志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