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张思恩: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 张思恩: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时间:2017-05-10 23:10:4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张黎光

    张思恩: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张思恩说起西河湾近几年的变化,面带笑颜。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5月9日,新县周河乡西河湾。

    古树老宅,青砖黛瓦,依山傍水,一幅清雅的豫南农村画面。一位老人在村头闲坐,身旁的小黄狗时不时摇摇尾巴。年轻女人抱着孩子,逗弄河中戏水的鸭子。

    面对这一切,45岁的新县西河农耕园种养合作社理事长张思恩自豪地笑了。他说:“这就是我渴望的‘画里乡村,梦里老家’。我愿意为这份理想奋斗到底。”

    西河湾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古村落落伍了,留下的人越来越少,村庄日渐衰败。上千口人的村庄,只有40多人留守。

    2013年,新县发起“英雄梦、新县梦”的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倾力打造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西河湾因此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项目。此时,张思恩已在北京创业近20年,是两家公司的老总。他回忆说:“当我开车回来时,山路两旁的灌木丛肆意生长,车被划得伤痕累累。村里主干道上,到处是牛棚、猪圈,屋子破败得不成样子。”

    带给张思恩的是乡愁更是心痛。当父老乡亲向他求援时,张思恩毅然放弃在北京的事业,返回家乡。

    要把一个破败的古村落建成一个美丽乡村,光有豪言壮语不行,得有真金白银。西河湾整治被列入省里“一事一议”项目,获得10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同时,张思恩牵头成立了合作社,让村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让每个村民都成为股东,在项目建设中当家做主。

    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张思恩首先把整治的重点瞄向主街道。整治前,主街道上有170多间牛棚、猪圈和厕所,是脏乱差的集中地。当初他以为这里牵涉到各家各户,拆除难度会很大,没想到的是,经过一番动员,村民都主动拆除了这些建筑。村民对张思恩说:“为了改变家乡,你都从北京回来了,我们也得作贡献。”

    正是因为让父老乡亲唱了主角,西河湾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速度很快。河里的杂草、淤泥清理了,地下管网埋上了,昔日的主街道也变成了宽阔的石板路。同时,合作社投资的乡村茶餐厅、“古枫杨”咖啡室、星空帐篷酒店、国际青年旅馆等配套服务设施也建成营业,乡村度假区初具规模。

    乡村美了,在外打工的人纷纷回到家乡创业,沉寂的乡村复活了。截至目前,西河湾已经有农家乐30多家,2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创业,并在创业中脱贫致富。对于没有创业能力的贫困村民,合作社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搭上西河湾巨变的列车,快速脱贫。73岁的张言霞夫妇自身年龄大,儿子没有劳动能力,儿媳妇也有病,是个贫困户,合作社便安排夫妇俩负责打扫卫生,一年的收入也有2万多元。

    如今的西河湾已成为乡村旅游的胜地。2014年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达20余万人。

    回首创业经历,张思恩称自己画了一个圆。当年怀揣梦想去北京,以为那里是自己一生奋斗的平台。多年后的今天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就在老家。他说:“老家是我创业的起点,也是终点。未来,我们要打造乡村旅游的西河品牌,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致富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