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直击现场】北京山沟里的洋村民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直击现场】北京山沟里的洋村民

    时间:2017-05-13 22:58:12  来源:大河网  作者:张黎光


    大河网讯 (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曦辉 栾姗 刘江浩 文/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15日将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昨日,离这场全球瞩目的峰会还有两天的时候,位于怀柔区渤海镇的北沟村成了国内外媒体追访的焦点。这个坐落在慕田峪长城脚下的小山村之所以被众多上会记者关注,是因为,在这里幸福生活着的不仅有祖祖辈辈的杨沟人,还有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众多洋邻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已经拿到中国绿卡的美国人萨洋。


    萨洋的家,叫瓦厂,位于北沟村的村尾。从山坡望过去,瓦厂掩映在浓密树林中,外观上与其他村民的住房没有太大差别,就是北京郊区普通的砖墙瓦房。推门走进他家小院,别有一番天地。房子的结构还是过去的,但是彩色的地砖、长方形的院内草坪、墙角点缀的山花、屋门前的山楂树,让这里充满着美的气息。


    “大家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瓦厂,因为2006年前,这儿就是北沟村生产琉璃瓦的瓦窑。你们看,这几间房子之前就是真正的砖窑,这都是萨洋改造的结果。”怀柔区宣传部同志的及时介绍,让前来参观的记者啧啧称赞。

    不仅如此,瓦窑以前的小员工宿舍装成了多媒体会客厅,当年的办公室改造成了能欣赏音乐的小酒吧。房子后面的空地,一部分变成了用来种植有机菜的菜园,一部分布置为能举办婚礼的绿色走廊。“你们能想到吗?这里的每间房子,经过改造后,通过屋里的窗户,都能清晰看到山上的慕田峪长城。”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萨洋和妻子唐亮租下了这个小院。他们自己都没想到,经过改造后的这个家竟然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网站重点推荐的景点。

    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精心之作,竟然起到了雁阵效应,到今天已有13户外国友人纷纷把家迁到这里,成为北沟村150多户村民的一份子。


    “萨洋是我们最有名的村民。在这里生活多年,他已经和村民完全打成了一片。他对房子这种既保护传统又结合现代的改造手法给村民带来极大震动,这对我们村成为北京的’美丽乡村’和’国际长城艺术村’功不可没。”该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王全给这个洋村民很高的评价。他说,北沟以前是有名的穷村,这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都不愿提起自己的家乡名。现在,回来就业的比比皆是。


    萨洋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成了地道的中国通。他说,自己之所以最终能在中国的农村扎下根,是因为农村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媒改气媒改电,垃圾回收,都让村子变得更宜居。“你们进村的时候注意了吗?我们这里天天就是这么干净,村里的路上连个烟头都不会有。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村的PM2.5值还不到10哦。”

    因为萨洋特殊的贡献,前年,他和妻子唐亮一起拿到了中国绿卡,他本人还获得了外国人在北京的最高荣誉——长城友谊奖。

    增进民心相通是此次论坛6场平行主题会议议题之一。王全说,萨洋和村民十多年来的和谐共处就是民心相通很好的典范。

    对于此次论坛的举办,萨洋同样充满了期待,他说,“一带一路”的倡议会让中国变得更加开放,也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工作、生活、旅游,“我真的很希望他们和我一样,能亲眼见见中国巨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美不只是存在于现代化的城市里,还有我们这样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