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卫华重工吴庆富:手持焊枪的"艺术家"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卫华重工吴庆富:手持焊枪的"艺术家"

    时间:2017-08-19 16:24:43  来源:大河客户端  作者:谭敏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卫华重工吴庆富:手持焊枪的"艺术家"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尧 文图

    “马步扎稳,手不能抖,一次焊接成型的焊缝尽量延长,减少焊缝接头数量,提高外观质量。”这是卫华重工焊工吴庆富不管是平时工作还是业余时间的必修课。

    打铁还需自身硬,爱岗敬业练技能

    别人练1小时,他就练2小时,坚持白天工作晚上学习。不仅如此,有段时间他还在持焊机的手腕处吊上一斤多重的铁块,故意增加手臂负荷。

    工友看见了就问:“庆富,你这是搞的啥名堂啊?”他戏说:“这叫自我加压。”

    起重机的生产制造其实就像做衣服一样,将原材料按要求分别剪切后,再一块块缝补起来。吴庆富知道,他大量的生产任务是在焊接上,要想掌握优秀的焊接技术,就必须练好基本功。于是他给自己提出要求一定要谦虚好学,疯狂充电,尽快成为班组里的技术能手,把焊接的技术练到极致,把它当做一门艺术。

    手工焊接过程中,当用完一根焊条更换另一根时,稍有不慎,焊缝接头处就会产生焊接缺陷。在实际操作中,他从原来一手拿焊把,一手拿面罩,变为把面罩用皮筋系在头上,腾出左手拿焊条,可半秒钟快速换上另一根焊条。技巧的改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升了焊缝外观质量。

    面对困难不退缩,勇挑重担当先锋。

    他从进入卫华工作的那一刻起,就和攻坚克难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双梁班组的一名焊工,他们的工作就是吃苦耐劳、不怕烧。当身穿工作服、头戴防护罩,从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与技术工人同呼吸、共命运,并为之奋斗终身的艰难历程。

    刚进公司时,由于技术条件和设备的限制,焊接作业中许多工序没有专门的工装,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焊接质量,他仔细观察工作中的焊接操作动作和装配习惯,通过摸索自己制作和改进工装。在老师傅们的影响下,他逐渐认识到工作中遇到难题,不能绕着走,要开辟一条通道,勇敢面对难题,大胆攻克。

    立足岗位搞创新,刻苦钻研做精品。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卫华重工吴庆富:手持焊枪的"艺术家"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工人,仅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勇于创新。对习以为常的工作要善于改进,勇于打破陈规,不能安于现状。只要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有所作为。”吴庆富深情地对记者讲。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卫华重工吴庆富:手持焊枪的"艺术家"

    心怀感恩,舍弃小我,成就大我

    入职卫华14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不懈努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必定是艰苦的付出。在卫华重工的14年里,有9个春节他都是忙到临近除夕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六年前,正当他带领小组成员制造一台800吨造船门机时,他的腰椎病犯了。面对工期,他强忍病痛,不向公司请假,坚持了一个多月,终于如期完工。像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这个老实汉子对谁都没说过。他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困难放在一边。

    两年前,他在组里赶制一台45吨电磁挂梁时,他的父亲突发重病住进了医院,前后花掉了7万元医疗费。后来当工会询问他是否有困难时,他也从不透露自己经济困难的状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