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商丘:村民回家疑走错只因村子变美丽
  • 商丘:村民回家疑走错只因村子变美丽

    时间:2017-09-08 20:48:1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何心悦

    □通讯员何为本报记者李燕

    “你们别说,咱庄这广场修得真够排场!”“这一年多,咱庄可不光是广场建得好,这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真方便!”

    9月5日晚,宁陵县张弓镇管庄村文化广场亮如白昼。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数十名妇女在跳广场舞,几个大老爷们围坐在广场东侧亭子里,一边看着热闹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管庄的巨大变化。

    “道章,听说你上次从新疆回来硬是没认出来咱庄,是真的不?”

    “可不是!我晚上回来的,路宽了,坑平了,还装了路灯,当时真以为走错庄了。”

    李道章是该村的贫困户,去年春节后到新疆做建筑工。去年10月底的一天夜晚回到家,下起了雨,出租车一进村,他就发现原来两米的村道变成了6米的水泥路,村口大坑、荒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气派的广场。路灯下,他看到村道两旁的墙壁也被统一粉刷,上面是精美的绘画,他以为走错了路。

    管庄村有大管庄、小管庄两个自然村,是贫困村,更是典型的农业村。几年前,管庄村里没通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村民致富没门路,就靠外出打工挣钱。

    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协调,在政府支持下实施各类帮扶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还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近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我现在得了慢性病,没法外出打工,姜书记帮俺联系了酒厂和背包厂,俺两口一月也能挣两三千块钱。”说起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李道章感触颇深。

    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随着有了大变化。以前晚上村里黑灯瞎火,天一黑就各自回家,没有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晚上最热闹的就是村文化广场,唱歌的,跳舞的,看书的,遛弯儿的,各得其所,其乐融融。村里办红白事也不攀比了,按村规民约执行,减轻了不少负担。

    近年来,管庄落实到户增收项目30户117人,转移就业16户68人,政府兜底43户158人,流转土地100亩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户8户。政府投资20多万元建设的扶贫车间吸纳80多人就业,带动14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村里环境变好了,乡风转正了,村民也有了创业的意愿和行动。刚过30岁的王耐原来在深圳电子厂打工,这两年与南方工艺品厂对接,在村里代理发展工艺品加工,带动了周边村庄300多人增收。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咱庄就像个大闺女一样,看这劲头,还得有大变化!”李道章的一句幽默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