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驻村第一书记:鼓干劲 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 驻村第一书记:鼓干劲 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时间:2017-09-09 18:52:1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祝萍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在驻村第一书记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

    鼓干劲 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驻村第一书记:鼓干劲 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河南日报述评文章《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刊登后在全省驻村第一书记中引发强烈反响。9月8日,在栾川县集中培训的全省2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利用午休时间认真研读、讨论。郭浩摄

    驻村第一书记:鼓干劲 聚合力 决胜脱贫攻坚

    9月8日,沁阳市王召乡马铺村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讨论《河南日报》系列述评文章。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记者王铮摄

    本报记者刘红涛

    河南日报推出的系列述评《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在全省1.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文章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展现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纷纷表示,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9月7日,正在贵州参加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现场会的吴树兰,看到述评文章后第一时间给记者打电话。吴树兰说,与会的代表对述评文章《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纷纷点赞。“文章体现了中央的精神,客观全面分析了河南的脱贫形势,评述气势磅礴,表达娓娓道来,读完令人振奋。”吴树兰认为,通过汇聚各方力量,上下同心,克难攻坚,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河南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述评中提到的“贫困群众听到脚步声,就知道‘闺女来了’”的驻村干部就是内黄县马上乡赵信村第一书记安艳芳。她认为,文章在对河南脱贫攻坚实践的宏大叙述中,有具体的人物和细节,让人感动,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脱贫攻坚淬炼着干部作风,凝聚着党心民心。”安艳芳说,从去年开始,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周,队员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出点子找出路,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鼓干劲、增动力、聚合力。”上蔡县五龙镇高白玉村第一书记陈召起说,《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表述高潮迭起,语言有张力,鼓舞人心。他表示,作为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只有“稳住心,沉下身”,成为熟悉情况的村里人、群众认可的贴心人,深入了解乡亲们的所需所盼,“找准症结,开好方子”,更好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扶贫,才能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身边,让困难群众在脱贫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读完述评文章《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我心潮澎湃,信心满怀。”省科技厅驻光山县周湾村第一书记陶曼晞认为,文章展示了河南面对“兰考之问”,上下齐心,干群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也全面展现了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广大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拉近了党和贫困群众的距离,暖热了贫困户的心。陶曼晞说:“正如文章中所说,我们要‘只争朝夕’,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网友点评

    贫困百姓脱贫问题,关乎人心向背。繁华都市固然是先进的代表,偏僻山村才是全面小康的标尺。受客观条件限制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贫困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拉一把。

    ——河南日报客户端网友“问天45”

    国家战略支撑,脱贫攻坚兜底,咱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不管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还是更多百姓所在的小县城,都需要更好更快地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网友“豆子哥”

    脱贫战线虽然没有硝烟,但同样需要付出汗水甚至生命。感谢这篇文章为我们还原了波澜壮阔的扶贫场景,向奋战在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和其他扶贫工作者致敬。

    ——河南日报微信网友“simon7”

    大战略带来大时代,大时代须有大作为。脱贫攻坚,我们仍在路上,不能有丝毫松懈;决战决胜,需要我们继续发挥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加油!

    ——大河网网友“梦里看剑”

    一件事的成功需要一些条件的成熟。有句诗说得好,“忙趁东风放纸鸢”,没有风的助力,就没法放风筝。河南发展现在就赶上了好时候,“东风”频来,国家战略频频惠及河南,这就更需要全省上下长袖善舞、顺势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河网网友“洹水人家”(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华峰 黄岱昕 整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