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叶县:文化扶贫激发脱贫动力
  • 叶县:文化扶贫激发脱贫动力

    时间:2017-10-07 15:42:0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张馨予

    本报讯(记者张建新通讯员范长坡)10月5日,天刚蒙蒙亮,叶县水寨乡桃奉村村民宋民普便拿起扫帚,在村里打扫起自己的“责任田”。

    宋民普是村里的贫困户,生活的压力曾让他一度消极懒散。后来,驻村第一书记杨斌和驻村工作队员经常和他讲扶贫政策,鼓励他加入村里的铜器队。慢慢地,宋民普的笑容多了,干活也有了劲头。

    “扶贫的真正难点、痛点,在于扶志、扶精神。作为省级贫困县,叶县不仅注重物质‘输血’,更强化精神‘造血’。”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说:“我们以文艺作品感染人、文明创建激励人、文化产业带动人,提升贫困群众精气神,鼓励他们通过自立自强、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

    “集结专员”宣讲政策,坚定脱贫致富信心。组建理论宣讲团,通过基层微党课、乡村“大喇叭”理论课堂,宣传扶贫政策。

    “集束活动”惠及百姓,激发脱贫致富动力。常村镇尹湾村贫困户徐安进,自从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后,掌握了羊肚菌种植技术,今年1亩地就收入5000多元。叶县通过“雨露计划”“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其中七成贫困户家里至少有1人掌握了1至2项实用技术。

    “集中创建”倡树新风,增强脱贫致富可持续性。任店镇双河营村村民岳利民虽身有残疾,但在修理家电上很有一手,街坊邻居有需要,他总是随喊随到、免费修理。在8月份的善行义举榜上,岳利民的名字第3次荣居榜首。叶县通过建立一个善行义举榜和脱贫攻坚光荣榜,评选一批星级文明户、选树一批“三好典型”等“十个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集聚优势”放大效应,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真金白银。叶县依托衙署文化、叶公文化、盐文化,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项目。规划投资50亿元打造昆阳古城,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盐文化博物馆,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

    叶县县长徐延杰说:“产业扶贫主要解决‘富口袋’问题,改变的是农村的‘面子’,文化扶贫主要解决‘富脑袋’问题,使农村的‘里子’也悄然发生变化。‘补足文化钙,穷帽有力甩’的意识在叶县已逐步深入人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