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把群众的梦想变成现实 中派驻村第一书记王涛这样做
  • 把群众的梦想变成现实 中派驻村第一书记王涛这样做

    时间:2018-07-23 20:48:4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记者惠婷 刘一宁

    7月14日,一阵谈笑声从淅川县毛堂乡银杏树沟村党群服务中心传来。

    “请大家回来,就是想留你们在村里干事创业。”会议召集人王涛对满屋子的人说。

    “这回真的不想再出去了。”在驻马店某石材厂打工的村民贾成娃掩饰不住心中的欣喜,“不到一年,村里的变化简直不敢想象,多亏了王书记。”

    大家口中的“王书记”就是国务院研究室驻银杏树沟村第一书记王涛,就是他点燃了村民心中的希望,把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现实。

    “自来水就是甜”

    银杏树沟村有村民175户,光贫困户就有67户。村里山多地少、十年九旱、资源匮乏。2017年8月,王涛到村里上任。“村里的实际情况比想象中还差。”王涛说,无村部、无广播、手机无信号,喝雨水、走泥路、住土坯房是银杏树沟村的真实写照。

    北大高材生、当过兵的王涛,没有被吓倒。到村的第二天,他就召集党员干部商讨脱贫路子,谁知又发现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健全,开会都叫不齐人。

    王涛挨家挨户走访群众、看望老党员,找到了治理穷村的第一把“钥匙”——解决没水泥路、没自来水、没通信信号这“三大难”。

    说干就干,王涛带着党员干部跟相关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群众盼的事,再难咱都得办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银杏树沟村用一个多月时间新打了3眼机井,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祖祖辈辈都喝储存的雨水,现在喝这自来水就是甜。”村民李名群看到了更多的变化,水泥路宽阔通畅,有了信号的手机终于可以打电话了,大伙心里也亮堂了。

    “在村企上班就是好”

    村里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如何破解脱贫攻坚中的难题?

    熟知扶贫战略和产业政策的王涛心中自有乾坤:“走出去、引进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村民将信将疑时,王涛已协调有关部门注册了两家村集体企业:淅川县芈月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内”,流转几个村3000多亩土地,种植高附加值作物;淅川县银杏树沟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主外”,转移劳动力到村外“开疆拓土”。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产业发展一定要环保。”王涛说。

    瞄准循环经济,依托村劳务公司,银杏树沟村又入股了一家公司,把固体垃圾变成吸水砖。“在村企上班就是好。”曾在外开货车的马士博如今已成为淅川国学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的党小组成员,他说,这里不仅解决了村里40多人就业,还吸纳了周边几个村的村民,年底还给村里300万元的分红。

    如今,银杏树沟村有7家企业,并成立了扶贫产业联盟。“一个村脱贫还不够,我们希望能带动周边贫困村一起脱贫致富。”王涛说。

    “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王书记来后,脱贫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党干群联席会越开越‘火’了。”银杏树沟村86岁的老党员张志国说,自己腿脚不便,王书记经常召集大家在他家里开会。

    建立“党干群联席会议”制度是王涛探索的党建工作方式,由第一书记、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参加,商议村企发展、回应群众诉求、解决村内事务。每个项目动工前,都要先上党干群联席会。

    在银杏树沟村,产业和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

    “王书记在村里干的是大事。”村党支部书记方长建告诉记者,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脱贫,如今的银杏树沟,党组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威信和凝聚力,广大党员群众干劲更足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