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争做出彩河南人|“群众满意是我永远的追求”——记灵宝市五亩乡党委书记杜华卫
  • 争做出彩河南人|“群众满意是我永远的追求”——记灵宝市五亩乡党委书记杜华卫

    时间:2018-07-31 19:21:22  来源:大河网  作者:

    要当好乡镇党委书记,诀窍就是用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决心。

    杜华卫灵宝市五亩乡党委书记

    □河南日报记者李凤虎

    宽敞整洁的街道,清澈见底的河水……走进灵宝市五亩乡,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自从杜书记来俺乡后,三年大变样。”盛夏时节,记者走访五亩乡,这是听当地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话。

    干部群众口中的杜书记是五亩乡党委书记杜华卫。扎根基层乡镇工作20多年来,他恪尽职守,用一颗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之心,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情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2014年9月,杜华卫担任五亩乡党委书记。当时的五亩乡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乡,下辖31个行政村,有5个省级贫困村,贫困户1037户3464人,占全乡总人口9.7%。

    “情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谋利。”杜华卫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上任之初,他深入31个行政村调研走访,在5个省级贫困村蹲点2个多月。同时,在全乡开展“五亩发展我有责,我为五亩发展献良策”活动。

    经过征集多方意见,结合五亩乡实际,杜华卫提出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二三四工程”计划,即: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秀美”一个总目标,持续加快果品、烟叶两大特色农业水平提升,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旅游经济开发上实现三大突破,在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和工作作风四个方面,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力争通过3至5年的奋斗,使五亩乡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为了破解五亩乡老镇区地理区域受限难题,改变镇区“一条街”历史现状,杜华卫抢抓S246省道镇区改线机遇,实施道路扩建工程,开展绿化和街道外延美化工程,积极打造生态宜人镇区。如今,五亩乡镇区从昔日一条街成为“三纵四横”的路网,小城镇建设走在灵宝市的前列。

    “心里装有群众,群众才会信任和支持你”

    “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心里装有群众,群众才会信任和支持你。”杜华卫把这一句话奉为自己的工作信条。

    木子河位于灵宝市五亩乡与朱阳镇交界处,长期以来,两岸2万多名群众出行只能翻越山沟、绕道10余公里才能抵达省道。在木子河上架桥通行,是两岸群众多年来的愿望。但由于项目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木子河上架桥的设想一直被长期搁置。

    杜华卫决心彻底改变两岸群众的出行难题,多方筹措600余万元资金投入项目建设。2016年8月18日开建,2017年4月2日木子河大桥建成通车。“看到群众在通车现场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我感到特别欣慰。群众满意是我永远的追求。”杜华卫说。

      “要当好乡镇党委书记,诀窍就是用心”

    “过去俺家在山上住的是土窑洞,现在搬到了新盖的扶贫社区,三室两厅125平方米,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和城里人的生活一样。”48岁的李艳平是梁家洼村的一名贫困户,今年春节前搬进了新建的龙祥新村扶贫社区。

    杜华卫两年内顺利完成了全乡313户扶贫易地搬迁工程任务,舒适优美的小区环境,让搬迁群众赞不绝口。

    为了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五亩乡以尊重贫困户意愿为基础,依托产业帮扶政策,大力实施果品提质、畜牧养殖、食用菌产业扶持项目,建设扶贫产业基地、就业基地、培训基地,帮助贫困群众种下产业这棵“摇钱树”,拔“穷根”,开“富路”。此外,将扶贫车间建在贫困群众所住的社区门口,满足了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

    截至目前,五亩乡已脱贫贫困户532户2113人。今年年底,还有253户861人将实现脱贫。2019年年底,其余贫困户将全部脱贫。

    “要当好乡镇党委书记,诀窍就是用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决心。”杜华卫告诉记者。③4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