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为了大地的丰收
  • 为了大地的丰收

    时间:2017-04-10 22:01:56  来源:新乡日报  作者:何小千

    □本报记者 赵改荣

    一粒深情的种子,寒来暑往35年,在希望田野里深深扎根;一棵幼小的麦苗,风吹雨打35年,在科研沃土中深情拔节;一株沉甸的麦穗,春华秋实35年,在平畴沃野上深情欢畅!

    他的眼界很小,只在一粒小小的种子上倾注了所有的精力;他的贡献很大,让一粒种子解决了几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茹振钢,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其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被称为“黄淮第一麦”。2013年,他因在小麦育种上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粒种子上的无限坚持,一粒种子上的极限飞跃,他以35年的跨度、深度、高度,让人们懂得,什么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坚守!

    信念

    种子之所以能破土而出,是因为有着向往结果的痴情。他之所以选择农业科研事业,是因为他有着一个收获喜悦的梦想。

    1958年,茹振钢出生于河南沁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儿时便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饥饿是那个时代刻在他身上最深的烙印。

    在饥荒年代和困难时期,茹家属于常年吃不饱饭的家庭。尤其1942年河南大灾荒,茹家失去了至亲。茹振钢听祖母说,1942年,他3岁的大哥被活活饿死。临走时,小手里还攥着一把他嚼不动的玉米粒。然而,3岁的茹振钢,与大哥一样,儿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父母每天趁着劳动挣工分时,从河沟里薅点儿还不熟的稻谷偷偷塞进他的衣兜,回家给他开个小灶。正是因为父母的“爱”,才换来了他的活命。

    “为什么中国地大物博,养不活当时只有三四亿的人口?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上不打粮食?”茹振钢眼里涌满泪花,“能吃上一碗白面饭,是我少年时代最高的梦想,也成了我穷尽一生的追求。”

    所以,他的梦想初衷充满饥饿感,他的追求带着对填饱肚子的最原始的情愫,是怀着一种强烈的抗争心理,为父辈为乡亲为中国农民吃饱饭,为大地粮仓充盈这分必胜的信念。

    其实,他是一个率性的中原汉子,身板壮实,眉目开朗,外表粗犷却有着一颗浪漫诗意的心。他认为最幸福的事,就是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农家面条,轻吹两下,呼噜噜地咽进肚子。“香!没有好麦子,上哪儿吃上这香面条!”此时,他和蔼的脸庞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今年,他58岁。

    1981年,中牟农业学校毕业的茹振钢,因为综合条件十分优秀,被当时育种界赫赫有名的黄光正教授看中,选做了助手,并协助黄光正繁育推广了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的“百农3217”,在全国推广两亿多亩,一举结束了我国小麦依赖国外品种的历史。

    回忆当时的情景,茹振钢仍抑制不住激动,“当时国内是进口小麦品种的天下,我们挤掉洋品牌,让农民种上自己选育的小麦品种,当时走到哪儿,都有说不出的骄傲!”

    无以言表的自豪感,让茹振钢从此喜爱和痴迷上了小麦育种事业!

    黄光正,影响茹振钢一生的

    人。他是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当时仅有4名教授被国家授予“科学家”称号,而黄光正是唯一入选的农业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由他育成的“百农221”跟随解放军进入了西藏,在高寒冻土之上繁衍至今,成为表现优异的粮食品种;上世纪80年代末,由他育成的“百农3217”再次蜚声黄淮麦区。这一品种将原来的亩产五六百斤一跃提升到八九百斤。

    “身为育种界的巨擘,黄教授穿着朴素、待人和善。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身为一名党员,在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在人们不理解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你要坚定信念,化阻力为动力,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受影响。”这些话,茹振钢刻骨铭心。

    在黄光正的影响和培养下,

    1984年6月,茹振钢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20年前,当同行纷纷选择晋升官位,他选择继续留在实验室;10年前,他拒绝了一家企业百万元年薪的聘请。如今他虽年近花甲,仍然有不少人愿高薪聘请他,被他一一婉拒……

    时代跌宕递进之中,他35年无怨无悔在广阔的大地上奉献青春。

    一个人,黄淮大地,37万平方公里,35年——这完全是他的主动选择。35年来,他都不肯离开庄稼地。客观原因是需要他这样的科研领头人,他自己又为了什么?

    信念!对!信念!

    一个人的信念有多坚定?茹振钢来告诉你!

    入党时我掏心窝子说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

    对共产党产生了深深的向往,我渴望加入这个组织,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用党员的榜样力量来要求自己,用我所学的知识,搞好研究搞好育种争取实现用较少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让全国人民丰衣足食。

    1988年,肝癌晚期的黄光正把他叫到床前,疼痛不堪却装作镇静地说:“未来我们国家的小麦育种事业,就靠你们这一代了。你赶快回去,加快科研进度,让百姓早日吃饱饭。”

    “唉,都什么时候了,自己的命都顾不上了,满脑子还想着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茹振钢语带哽咽。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这是茹振钢常

    说的一句话。就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他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5年。

    记者采访时,跟随他15年的助理李淦又作了补充:

    因为,茹老师他是农民出身,有穷人的体会,始终没把黄土地上的农民忘了,他把一生完全放在为了祖国大地丰收的美好图景里。

    因为,茹老师不论肩负重任还是身处逆境,从未忘记党员身份,从未退去党员底色,从未动摇理想信念。

    信念,一如金灿灿的种子,是从他心里长出来的,磐石般坚定。

    追梦

    成熟的麦穗从不满足于昂首炫耀,真正的学者耐得住寂寞,因为他期冀的是明天的辉煌。

    黄光正弥留之际的话成了茹振钢一生的担负。

    灯下,这个风华正茂的男人在沉思。

    导师的事业要继承,还要发扬,我一没名望,二没人脉,怎么办?还有多少科研难题横亘在前,要不要坚持下去?坚持不一定成功,不坚持肯定不会成功……未来如同白昼与黑夜交替,或明或暗,没有答案。每每陷入抉择的怪圈,胼手胝足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画面就浮进脑海,吃不饱饭的滋味就涌上心头,情景交织,刺得他的心隐隐作痛。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何种境遇,都要顶得住。

    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考验着这位年轻人。

    继承导师遗志,就必须忍辱负重,就必须创新图强……茹振钢理性稳健的一面,在朗朗晴空中铺展,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开始了小麦育种事业的追梦之旅。

    为了掌握麦苗的抗冻性、抗寒性第一手资料,三九严寒他裹着军大衣,蹲在无遮无拦寒风肆虐的麦地里,一蹲就是一晌,察看苗情,选优去劣;为了摸透麦子耐高温、耐干旱的习性,夏日酷暑他头顶炎炎烈日,一站就是一天,对小麦品系逐个筛查;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准确,几十亩的实验小麦,他一株株手工脱粒,一干就是个把月……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茹振钢去上蔡县调研,半路上车抛锚了,为了不耽误行程,他硬是靠一双脚板摸黑走到县城,在农业局局长家里简单吃了点饭,第二天便直奔农民的麦田里搞调研。

    有了这次汽车半路抛锚的教训,以后外出调研,茹振钢身上原本装有工具和资料的挎包,又多了一个军用水壶和一包变蛋。茹振钢说,这随身“三宝”(挎包、水壶、变蛋)成了他的“好伙伴”。

    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1996年9月,茹振钢培育的抗病虫优质小麦品种“百农64”终获成功,当年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累计种植达7000万亩,被农业部列为跨省区重点推广品种。

    如何让小麦的株型更加优化,进一步提升小麦的产量水平?茹振钢一直在探索。

    经过4年的努力,一个株型十分理想的小麦新品种——“百农66”诞生了。 (下转第三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