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如何让民间藏品走出“深闺”?省政协委员建议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群
  • 如何让民间藏品走出“深闺”?省政协委员建议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群

    时间:2019-01-15 17:56:05  来源:大河客户端  作者: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实习生 李晓星)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河南民间藏品数量和质量在全国靠前,但“养在深闺无人识”一直是民间收藏爱好者们的“心病”。

    如何激活民间藏品,真正发挥文化传承和传播作用?省政协委员程青梅的提案“激活民间藏品,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群”提供了一种思路。她希望通过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更多民间藏品走出“深闺”发挥价值。1月14日,围绕如何激活民间藏品,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多位省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程青梅

    ◆“满屋藏品无人识”成收藏家们“心病”

    晋冀鲁豫军区抗战“烈士英名录”、日军侵华战争书报画册、花园口决堤后的黄泛区史料、解放战争时期各地解放史料……在郑州金水区的一处小区里,专门收藏革命史料的收藏家杨翔飞的家里,摆满了十多万件文献史料藏品。

    最近几年,看着家里的众多藏品,年过半百的杨翔飞心里有些“发毛”。坚持收藏30年,几乎将所有积蓄都用在了收藏上,建个博物馆的梦想在心中埋藏已久,却始终是个念头。

    杨翔飞和他的藏品

    “我最大的遗憾是大部分藏品都被封存在房间里,没有发挥应有的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作用。”他说。

    像杨翔飞这样的收藏家还有很多。“河南的民间藏品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好东西不少,尤其是红色收藏可以所在全国是领军地位,但在发挥文化传播价值上有很大空间值得挖掘。”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金平说。

    王金平同时指出,收藏爱好者建立博物馆是非常困难的,民间收藏家大都侧重于收藏,“以藏养藏”,缺少其他大的经济来源,“而建设民办博物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场地、养护、讲解等方面都需要很高投入来保障,对大部分收藏家来说都很难实现”。

    近年来,洛阳、开封、郑州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在土地、税收、规费以及水电气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在现实中能够个人自筹资金建设民办博物馆仍然是少数。”程青梅调研发现,虽然各地逐步出台扶持政策,但非国有博物馆因为投入大、运营成本高,长期没有形成稳定的收益发展模式,不少步履维艰。

    ◆建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打造博物馆集群

    建非国有博物馆,收藏家们多捉襟见肘,依靠政府扶持“输血”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这种现状,程青梅建议,将目光转向社会“供血”,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她以郑州为例说,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建或规划了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有场地资源,但在文化内涵培育上还有很大的填充空间。

    “事实上,不管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项目,还是企业开发的文化项目,都很期待引入博物馆来丰富文化内涵。”程青梅表示,政府可以为双方搭建平台,促成牵手,实现双赢。比如,规划建设的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就不妨以合适方式将民办博物馆建设融入其中,有条件的可以规划建设非国有博物馆集群,让公众能近距离感受民间珍贵藏品的魅力。

    其实,博物馆集群正在发达城市逐渐落地。据了解,上海计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世博文化博览区博物馆集聚区、苏州河杨树浦路博物馆集群、历史文化风貌小型博物馆集群和公园特色博物馆集群这“两大区三个群”。

    常明古灯博物馆

    对于社会力量参与,来自开封的省政协委员甘桂芬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双赢的案例。清明上河园内上善门里有一家非国有的常明古灯博物馆,展出713件的古灯,时间跨度二千余年。馆长张三风十余年来收藏民间古灯千余件,但在博物馆成立之前,都是放在自己工作室里,鲜为人知。

    “对收藏者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藏品被更多人看到。”张三风坦言,单靠自己并无能力建博物馆,单“场地”一条就将他挡在了门外。

    如今,景区为他免费提供场地,按照博物馆规定建馆,一年进馆参观的游客就达百万,他基于古灯开发的文创产品销量也不错,“这是双赢,景区增加了旅游含金量,我的藏品也起到了文化传播作用”。

    ◆博物馆集群有望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1月14日,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目前,全省各类博物馆数量达340余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余家,占到三分之一。

    “总体来看,我省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有放缓的趋势。”该负责人解释说,博物馆审核依据条例有严格明确的标准,对场地面积、消防、陈列等都有具体要求,并非摆上一些陈列品就行的。

    对于建设博物馆集群,该负责人说,非国有博物馆是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城市结合自己的特点,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利用民间资本优势,发挥非国有博物馆发挥集群效应,对保护文化遗产以及城市文化旅游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省政协委员郭爱和是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这是洛阳最早的一批民营博物馆之一。他也赞同非国有博物馆集群的思路:“早期的旅游看高楼,后来旅游看风景,今天和未来的旅游看文化。河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非国有博物馆的内容基础雄厚,建设博物馆集群将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保留、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有望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

    洛阳提出建设“博物馆之都”的口号,让郭爱和深受鼓舞。按照规划,到2020年,洛阳全市博物馆总数将达到100家,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打造洛阳旅游“升级版”。

    程青梅说:“打造博物馆集群有助于形成多赢局面,既让养于深闺的民间藏品得以发挥文化传播和教育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有场地资源的文化创意园区的内涵。与此同时,博物馆与产业园的联姻,可以优势互补,既能发挥博物馆基础的展览功能,还可以推动藏品拍卖、文创开发、网络数字博物馆、文旅融合等延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