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二七塔,你“说”的我们都能听见 ——“精神高地青年说”系列活动之走进郑州二七纪念塔
  • 二七塔,你“说”的我们都能听见 ——“精神高地青年说”系列活动之走进郑州二七纪念塔

    时间:2021-05-02 23:06:3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

    “精神高地青年说”活动走进郑州二七纪念塔张二鹏摄

    编者按

    中原从来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这里诞生的二七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融汇交织成河南的红色精神谱系。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联合共青团河南省委,组织我省各地、部分院校的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们,实地探访这些精神高地,用新时代青年人独特的视角和跃动的心灵,体悟这些精神的内涵、要义和无穷魅力,以期成为我们一往无前、接续奋斗的动力之源。

    □本报记者李英华陈小平

    4月20日上午,小雨淅沥。在周围繁华街景的映衬下,郑州二七纪念塔巍然屹立,显得格外沧桑、厚重。每到整点,塔顶钟楼就会响起低沉浑厚的钟声,《东方红》悠扬的旋律随之回荡,仿佛在一遍遍诉说那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告诉人们不要遗忘。

    “二七纪念塔为什么是连体双塔结构,你们知道吗?”“大家了解什么是‘考工’吗?”……在“精神高地青年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二七纪念馆讲解员李佩希抛出了一连串问题。

    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自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青年记者和郑州轻工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代表,迫不及待地进入塔内寻找答案。

    “考工难,考工难,入路难似上青天,压断筋骨累折腰,有的一命染黄泉。”在第一展厅,一个叫“扁担簧”的机车配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时想到铁路上工作,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考工。参加考工的人必须扛起这个重达200斤的扁担簧走上100米。途中,工头还会冷不防地往工人的腿窝儿里猛踢两脚,工人身不弯、腿不颤才算合格。”李佩希说。

    20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劳动12到17个小时,只能挣2角钱,动不动还会遭到罚款和毒打,被压迫的工人们发出“军阀刀鞭沾满血,工人何时能出头”的愤怒呐喊。

    苦难的日子必须改变。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并决定在2月4日发起全路总罢工。2月4日上午,京汉铁路全路2万多名工人实行罢工,1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

    “为阻挠工人运动,2月7日,反动军阀吴佩孚调动2万多名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随着李佩希的讲述,青年们的表情变得愈加凝重。

    “二七惨案”阻挡不了工人运动的脚步。1925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1926年10月初,吴佩孚下令逮捕郑州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并于15日将二人杀害在郑州的长春桥。

    “二七纪念塔之所以设计成连体双塔结构,原来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进入第四展厅,在汪胜友、司文德两位烈士的照片前,青年学子陈晓阳深有感触地说:“先烈们用鲜血给我们换来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段历史,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二七精神是一笔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扛起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青年学生杨孟桦说。

    就在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生逢盛世,肩负重任’8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这盛世,我们不能辜负,要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河南手机报青年记者靳思远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